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两种刑事容隐制度的辨与思——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双重考察

发布时间:2017-11-07 17:20

  本文关键词:两种刑事容隐制度的辨与思——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双重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容隐制度 亲属免证权 实体性容隐制度 期待可能性 妨害司法


【摘要】:刑事容隐制度在程序法中体现为亲属免证权,在实体法中体现为亲属相隐减免处罚制度。两种容隐制度在行为方式、法律属性和制度目标上均有明显差异。通常,大陆法系既承认亲属免证权,又承认实体性容隐制度,而英美法系则只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规定了亲属免证权。认识到二者的重大差异,是构建理性、平衡的刑事容隐法律体系的基本前提。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刑事容隐法律体系研究”(13YJC820039)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3XWD-S03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就现代法律而言,刑事容隐制度可以进行程序意义和实体意义的区分:程序意义的容隐制度即为诉讼法中的亲属免证权(或称亲属拒绝作证权)制度,实体意义的容隐制度即为刑法中的亲属相隐减免处罚制度。近年来,“亲亲相隐”之道德原则应当重新法制化的见解虽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当下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静;;论亲属间包庇行为的非犯罪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林喜芬;;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位阶——兼评中国证据规则的宪法化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刘少军;论刑事程序对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肖刚,张慧;论刑事自诉案件范围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陈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曹达全;;侦查阶段律师调查取证权新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9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谢丽莉;论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曾德伟;浅析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朱燕佳;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海娇;我国刑事诉讼见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思荣;拒证权论[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2 王桂芳;亲属拒证权浅见[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江学;亲亲相隐及其现代化[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4 刘杰;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沙影;;对亲属应否成为窝藏包庇罪的主体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6 沈桥林;大义是否一定要灭亲——从包庇罪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7 沙君俊,李鸿;“亲亲相隐”在现代社会的活化——兼论伦理道德是法律的根源和归宿[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8 储槐植;三论第三犯罪行为形式“持有”[J];中外法学;1994年05期

9 崔发展;;容隐现象的发生与容隐制的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汪永乐;关注刑法的人伦精神——以新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为视角[J];政法论坛;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苑;;论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0年31期

2 张本顺;;“亲亲相隐”制度的刑事立法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6期

3 李影;;论卧底侦查中涉罪行为的出罪事由——基于利益衡量理论和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双层考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付晓雷;;刑讯逼供成因探讨——从期待可能性角度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吴静;;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适用[J];法律适用;2009年11期

6 郝文婧;;基于人性化视角的亲属免证权设立探索[J];知识经济;2011年01期

7 肖世贵;;亲属免证权浅论[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8期

8 张建飞;;亲属免证权制度及其法律效益价值探微[J];政治与法律;2008年07期

9 张本顺;;亲属拒证权的人伦精神解读[J];道德与文明;2008年06期

10 宋振美;袁铸;;对容隐制度重新入法的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柏新;陈云光;;论办案的社会效果[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坚;司法的良心[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君;论亲隐制度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朱燕佳;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芳;刑事容隐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方健;论刑事领域中的容隐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欧阳颖思;刑事被害人过错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云颖;刑事被害人过错与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烟台大学;2011年

7 陈开欢;被害人过错的刑法意义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刘易霖;论被害人过错行为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1年

9 董琳琳;论被害人过错对刑事责任的影响[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10 董方;论“亲亲相隐”行为的出罪化[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3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153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