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研究
本文关键词: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特定继受 既判力主观范围 当事人恒定 善意取得
【摘要】: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交易日渐频繁。在这其中存在着一方当事人将尚处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转移到案外第三人的情况。这种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基于法律行为将权利义务转移到第三人的行为叫做特定继受,基于特定继受而取得权利、义务的人为特定继受人。特定继受发生后,原诉讼中涉及到两方当事人纠纷,现在加入了新一方即特定继受人,这样一来会引发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针对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尚无涉及,但是在我国于2015年最新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的第249条、250条对此问题作出了回应。在新的民诉法解释第249条表明了我国对待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秉承着当事人恒定主义立场,即既判力扩张及于受让人;在另一方面新的民诉法解释第250条规定中还表明了我国针对这一问题上支持在一定情况下选择适用诉讼承继主义。虽然新民诉法解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立法中对于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这一问题的空白,但是相比域外成熟的立法而言仍略显粗糙。在一些具体情形时既判力是否扩张没有给出明确答案,比如没有明确发生特定继受时继受人善意取得权利后既判力能否扩张,对于特定继受人参与诉讼程序的方式与继受人事前程序的保障措施也没有做出相应规定。本文在充分研究学习国内外相关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两个理论:当事人恒定主义和诉讼承继主义。从比较法角度,梳理出两个理论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域外立法中有关特定诉讼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希望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中对于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这一问题的法律规定。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概述。这部分首先论述了特定继受、既判力与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概念,随后本部分论述了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原因,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原因主要有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从诉讼程序价值上考量,二是是从诉的利益理论上考量。第二部分: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应对策略,本部分研究了当事人恒定主义与诉讼承继主义。通过比较法研究,比较了两大主义概念、产生的原因,梳理出了两种主义的异同点。第三部分: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域外法考察。通过研究考察域外各国应对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规定,了解域外国家对于特定继受人善意取得权利时既判力主观范围能否扩张、特定继受人的具体的程序参与方式与其事前程序的保障措施。第四部分:我国应对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立法现状及完善我国立法的措施。论述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与《新民事诉讼法解释》中对于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问题的不完善之处。通过借鉴域外对于有关问题的规定,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立法。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伟威;陈浩;;既判力视野下的再审标准[J];人民司法;2006年08期
2 薛瞳瞳;;困境中的思考:刑事判决既判力浅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秦晶晶;;浅析日本民事既判力理论[J];才智;2008年15期
4 潘传表;;论抗诉监督与既判力原则的冲突与协调[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5 解方;;既判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张晓茹;;论民事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范围及扩张基础[J];河北法学;2012年05期
7 陈清;朱佩;;论诉讼判决的既判力[J];辽宁警专学报;2013年01期
8 颜月英;蔡维力;;论既判力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3年10期
9 李凌;;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的域外样本与中国路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吴明童;既判力的界限研究[J];中国法学;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军;;判决的既判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范述喜;杨世屏;;试论法院判决的既判力——对一起历经十年的刑事案件的评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贾亚强;;试论行政判决既判力及其司法实践[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 徐建东;既判力之于公信力[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李晓蕊;巴西集团诉讼中的既判力规则[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叶自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前诉中的判断对后诉有既判力[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东海 永修县人民法院 杨小林;从既判力扩张看判决书公开[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朱忠林;法院调解与既判力之含义剖析[N];江苏法制报;2010年
6 郭明龙;该调解书效力应如何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唐有良 李红军;既判力的主体相对性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之界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廖 春;陈女可依调解书办房产过户[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王胜全;判决生效后新生成的证据不能用作再审新证据[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 卢新伟;权利人能否再根据判决书申请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军辉;民事既判力扩张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李哲;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林瑞成;民事判决既判力与程序保障原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王作洲;既判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锦鹏;论民事既判力的主观范围[D];山西大学;2008年
2 韩萍;论既判力的扩张[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聂安;民事既判力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欧阳珍;离婚判决既判力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5 雷宇;特定继受时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6 金向煜;民事判决既判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詹小燕;民事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李婵;既判力客观范围的扩张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晓辉;论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D];湘潭大学;2009年
10 纪然;论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4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20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