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北京市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实证特点与刑事政策建构

发布时间:2017-12-22 17:33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实证特点与刑事政策建构 出处:《法学杂志》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未成年人 性侵害 被害性 犯罪性 刑事政策


【摘要】:在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影响被害性的因素主要是年龄而非户籍,而犯罪性则与户籍、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等相关。此类案件多以陌生人侵害为主,不过,在熟人相犯场合,同辈侵害与长辈侵害比例相当。侵害行为以强奸和猥亵为主,方式上多为欺骗引诱。不过,未成年人主动报告的比例却不高,父母往往是第一发现人。性侵未成年人的原因是多维度的,未成年人、犯罪人、监督保护人与社会组织均负有一定责任。"一体联动"的刑事政策要求从三方面加以防控:强化自我保护与监督保护、及时甄别危险以及进行系统化的立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4年北京市市级法学研究课题“北京市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研究”[BLS(2014)B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屡见不鲜,未成年人性权益保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鉴于此,一方面,各地实务机关通过对此类案件的调研来强化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中央层面也于2013年先后出台了两个专门性指导意见。1在肯定各方努力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对这一犯罪现象的研究既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玫瑾;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与犯罪预防[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2 刘军;;性犯罪记录之社区公告制度评析——以美国“梅根法”为线索[J];法学论坛;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宋慧宇;;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法治环境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孙冬花;;典权制度的中国特色和现代继受[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3 张蕾;张兰兰;;冲动的惩罚——关于激情犯罪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4 袁汝中;;论未成年人司法的专门化[J];法制与社会;2013年18期

5 于婧婷;;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对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陈素;;对完善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制度的若干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年26期

7 李利辉;;少年司法制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全面防控[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3期

8 范再峰;;罪犯思想教育中的非可排除阻碍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9 李金德;;青少年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斌;普通高中“问题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华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李想;未成年人刑事责任体系构建原则探讨[D];贵州大学;2007年

4 王春林;农民工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静;转型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鱼丽华;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社会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李宁;中俄青少年犯罪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8 陈小聪;中学对问题学生“管理疲劳”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洋;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学校教育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10 王肇海;未成年人犯罪多元化处理方式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邬庆祥,胡静雅,林小培;未成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影响因素的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3期

2 鞠青;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6期

3 于志刚;;“犯罪记录”和“前科”混淆性认识的批判性思考[J];法学研究;2010年03期

4 于志刚;;犯罪记录报告制度的批判性解读及其完善——以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为视角[J];南都学坛;2009年05期

5 詹姆斯·杰克布斯;塔玛拉·克莱皮特;徐翠翠;岳蓓玲;;犯罪记录范围、用途和可获得性的扩张[J];刑法论丛;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卫东,石献智;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和作用[J];江海学刊;2002年05期

2 谭淦;;刑法、刑事政策与社区矫正[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胡铭;;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讯问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刘通;;“轻轻重重”刑事政策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4期

5 胡敏;张震;;正确执行刑事政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之对策研究[J];犯罪研究;2007年03期

6 宋兴伟;;通过程序治理犯罪的新思想——评《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司法理念》[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宣刚;;刑事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考量[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艾尔肯·沙木沙克;;论新时期“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贯彻及完善——以新疆地区的司法实践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32期

9 孙文红;;未决羁押的刑事政策考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前野育三;郭布;罗润麒;;刑事政策的课题与展望[J];环球法律评论;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宸枫;;影响刑事政策在检察活动中实施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范俊;;对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考——探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诉讼环节的适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徐维忠;;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适用存在问题的思考[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宏玉;;北京社区矫正实践的调研报告——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视角[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5 孙平;;学习董必武刑事政策思想有感[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杨晓;;起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途径[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陶建军;王力欣;范小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证分析——以公诉环节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撖莉;;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周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茶莹 通讯员 刘学斌 董亭;从六个维度把握刑事政策[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周以明;贵阳南明:推出轻缓刑事政策具体措施[N];检察日报;2006年

3 薛正俭;适用轻缓刑事政策,谨防失之过宽[N];检察日报;2007年

4 王勋爵 邓子文;轻缓刑事政策利于和谐社会构建[N];检察日报;2007年

5 成都市检察院 薛培邋王燕 胡继恒 邓立;实践中如何把握轻缓刑事政策[N];检察日报;2007年

6 陈东 张兰锋;轻缓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吉林市高新开发区检察院 赵珩舒;公诉部门应如何贯彻落实轻缓刑事政策[N];协商新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宋宁 张玉华 赵国兴 本报记者  杜萌;郑州检察院力推轻缓刑事政策[N];法制日报;2006年

9 侯铁男 宋殿宝;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刍议[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倪伯斌 高丽;如皋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N];江苏法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运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波;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2 顾雪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检工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年

3 王群;少年刑事政策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刘力萍;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D];山东大学;2008年

5 徐凤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实践与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翟海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实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文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邓秀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检察实践[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宋静;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适用与完善[D];河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20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320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