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庭前会议操作的误区及克服——基于司法实践与学说的梳理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02-22 02:29

  本文关键词: 庭前准备程序 会议制度 司法实践 被告人 非法证据排除 刑事诉讼法 控辩双方 庭前审查程序 程序性 庭审 出处:《法律适用》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明确了庭前会议制度,将庭前审查程序由封闭式的构造改造为三方参与的诉讼构造,将纯粹手续性的庭前审查程序改造为程序性的庭审预备程序,将附属于审判的程序改造为相对独立的审判前程序。庭前会议制度使得庭前审查行为不再是法官乃至书记员的单方行为,庭前会议将秘密、单方的行为"摆到桌面上来",并纳入控辩直接对抗的框架之中,彰显了程序的公正。〔1〕因此庭前会议制度体现了程序的独立性价值,为非法证据排除提供了独立的程序操
[Abstract]:Article 182, paragraph 2, of the revised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clarifies the system of pre-trial meetings, transforming the pretrial review process from a closed structure to a three-party litigation structure. Transforming a purely formalized pretrial review procedure into a procedural trial preparatory procedure, Transform the procedure attached to the trial into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pretrial procedure. The pre-trial meeting system makes the pretrial review no longer a unilateral act of the judge or even the clerk, and the pre-trial meeting will be secret, Unilateral actions "put on the table" and are included in the framework of direct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prosecution and the defense, which highlights the fairness of the procedure. Therefore, the system of pre-trial meetings embodies the value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procedure and provides an independent procedural operation for the exclusion of illegal evidence.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汪建成;;刑事审判程序的重大变革及其展开[J];法学家;2012年03期

2 闵春雷;贾志强;;庭前会议制度适用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13年06期

3 李忠勇;高洁如;;我国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定位[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陈卫东;韩红兴;;慎防起诉状一本主义下的陷阱——以日本法为例的考察[J];河北法学;2007年09期

5 郭恒;;我国庭前会议制度的价值分析与构建路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6 金雅蓉;;刑诉法转型视野中的检察控辩庭前交流机制之构建[J];犯罪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科诨;;审判仪式化的克服——起诉状一本主义与严格证明法则双管齐下[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韩红兴;;我国刑事公诉审查程序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家;2011年02期

3 陈岚;高畅;;试论我国公诉方式的重构[J];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4 石莲青;;浅谈刑事诉讼起诉方式改革中的预断排除[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12期

5 孙月梅;刘超;刘文娟;莫小春;;论日本刑事诉讼中的起诉状一本主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邱晓晴;;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规定浅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4期

7 王路真;;庭前会议制度的实践运作情况和改革前瞻[J];法律适用;2013年06期

8 任文佳;;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19期

9 熊理思;;刑事审判中庭前会议的适用难点——以新《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为视角[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成懿萍;冯兴吾;;庭前会议程序相关问题的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颜飞;论书面证言[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中欣;审判中立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唐治祥;刑事卷证移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琼;刑事案卷移送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乔伟荣;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樊强;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吕昌燕;公诉方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向高甲;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问题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卓晓辉;刑事案件裁判事实认定错误及其防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文杰;起诉阶段证据移送方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蕊蕊;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馨阳;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唐振强;我国公诉案卷移送方式改革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永忠,薛峰,张朝霞;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J];比较法研究;2005年02期

2 杨波;;被追诉人阅卷权探究——以阅卷权权属为基点的展开[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3 张泽涛;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亟需完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陈卫东;;论隔离式量刑程序改革——基于芜湖模式的分析[J];法学家;2010年02期

5 陈瑞华;;论量刑信息的调查[J];法学家;2010年02期

6 李玉萍;;中国法院的量刑程序改革[J];法学家;2010年02期

7 张月满;;量刑程序论[J];法学家;2011年04期

8 熊秋红;;中国量刑改革:理论、规范与经验[J];法学家;2011年05期

9 刘晓兵;日本诉因制度与我国公诉方式改革[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黄利红;;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劲敏;;关于超期羁押问题的理性检视[J];政法学刊;2007年06期

2 蒋石平;甘力文;;英美刑事庭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毛兴平;;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重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张耀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实践反思与立法完善[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杨红;彭曦宏;;试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全永松;;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钟花;;完善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新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周芳;;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1年11期

9 朱存富;;也谈“上诉不加刑”问题[J];现代法学;1989年02期

10 范红丽;刘明;单明明;;刑事被告人负举证责任的理性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兆峰;高洁;;刑事律师应注意的几个民事问题[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冯昀;;辩诉交易能否在我国畅行[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萧伯符;刘蜜;;也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中立性[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4 张峰;;浅析我国鉴定人不出庭现象[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宇冠;;在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余米尔;赵亚飞;杨桂胜;;论量刑辩论程序的构建与完善——以罗湖区人民法院量刑辩论程序改革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戈新华;;诉辩交易制度的本土化构建[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8 刘莉芬;;中国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伟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出路——以《“两高三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淑娟;;浅析刑事诉讼法控辩平等对抗理念与原则[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朝辉;应以“自白”代替“供述、辩解”[N];检察日报;2003年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李玉萍;健全和完善量刑程序的主要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易延友;量刑辩论程序理应完善和推广[N];法制日报;2009年

4 余剑;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改革势在必行[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赵征东;“另案处理”:要规范还要加强监督[N];检察日报;2003年

6 ;关于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切实纠防超期羁押的通知[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孙经志;法院变更指控罪名应增加告知程序[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切实纠防超期羁押[N];检察日报;2003年

9 宋英辉 罗海敏;刑事诉讼法:哪些地方需要完善[N];检察日报;2005年

1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 贾曼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要把握好“四点”[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塔娜;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互作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肖波;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管宇;论控辩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谢进杰;刑事审判对象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贺振华;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施鹏鹏;陪审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邱福军;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杜宝庆;刑事审判价值论[D];重庆大学;2008年

9 宋志军;刑事证据契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赵俊甫;刑事推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伟荣;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贾栋;刑事庭前准备程序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李桂花;刑事审判庭前准备程序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张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性控制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营兵;确立我国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D];四川大学;2007年

6 侯少霞;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6年

7 张耀;论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郑州大学;2006年

8 张莉;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制裁措施[D];吉林大学;2008年

9 赵国龙;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代咏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3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523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