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在诉讼中的证明力辨析
本文选题:档案 切入点:诉讼证据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档案由于其存在形式和保存方式的权威性使得其在满足了客观性、关联性和法律性以后就具有可采性。在诉讼的具体案件当中档案的证明力根据其与案件事实的关系可能为直接证据也可能为间接证据。
[Abstract]:Because of the authoritativeness of its existence form and preservation mode, archives satisfy its objectivity. In the specific case of litigation, the proof power of the file may be direct evidence or indirect evidence according to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facts of the case.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政法系;
【分类号】:D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希仁;信息论与诉讼证据[J];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2 罗滦;;诉讼档案在诉讼证据中的法定适格性之理论探究[J];山西档案;2010年02期
3 刘凌红;;民事证据材料与民事诉讼中的证据[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4 宋强;我国公、私文书及其证明力之探讨[J];法学评论;2004年02期
5 白杰,王巧燕;浅谈法院档案的科学管理[J];山东审判;1999年03期
6 严宇翔,刘瑜;E-mail证据能力及其证明力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胡建虹,沈涌潮;诉讼证据基本属性的阐析[J];阴山学刊;2005年04期
8 周阿红;莫良元;;自由心证的现代发展及在我国的科学构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覃祖文;;证据证明力之剖析[J];中国检察官;2008年08期
10 宋铭欣;;试论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J];魅力中国;2009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鹏鸠;;对“海事诉讼证据的特别规定”若干问题的初步意见[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2 包建明;孙剑明;;司法鉴定结论的价值功能及若干法律问题思考[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陈胜利;;诉讼证据的科学应用[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晓明;李超;李秋香;;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5 周琦;;试述制定《海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必要性及思路[A];中国律师2006年海事业务研讨会暨年会资料集[C];2006年
6 吴国勋;;从一起未了的借款纠纷案谈证据的法律效力与证明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黄俊;;试论检察机关法医对技术性诉讼证据的审查监督[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沸;;论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证明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凌斌;;计算机犯罪中电子证据概述[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灿发;;环境纠纷处理和环境诉讼证据的收集与应用[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袁文政 通讯员 孙先锋;铁检建立“三色”维权档案[N];天津政法报;2008年
2 肖 慧;北京一中院当事人可查阅民事档案[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纪建华 蒋亚男;办案更清 判案更准[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肖慧;当事人也可直接查阅民事档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俞昌盛;认定证人证言的方法种种[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通讯员 丁金分;法院:系视听资料有证明力[N];法制日报;2006年
7 寇思锋 张文辉;证据复制件:何时具有证明力[N];检察日报;2005年
8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王宇展 黄伯青;涉案关系人供述之证明力需证据补强[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刘 谱;孟州法院为法官建立五个档案[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郑旭;引入可采性概念应注意与证明力的区分[N];检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民事诉讼的书证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姜礼增;论自由心证与法定证据法制之发展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江显和;刑事认证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冯景旭;口供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赵信会;民事推定及其适用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周成泓;论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舸;证据与事实推理要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惊天;法官证据评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牟军;自白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雷建昌;口供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晔;电子证据证明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孟淼淼;论民事电子证据的证明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亚萍;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D];厦门大学;2006年
4 杨新生;电子证据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5 徐亮;电子证据基础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廖妍;民事电子证据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秦中宇;电子证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郑学步;电子证据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文天;论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孙国祥;电子证据论[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23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62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