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中国刑事强制措施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13:20

  本文选题:强制措施 切入点:法治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关于刑事强制措施,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与外国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有很大不同。很多法治国家对强制措施实施的对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也赋予了宪法性权利,除对适用条件、期限、程序上作出了明确规定外,同时赋予他们在被实施刑事强制措施后寻求救济的途径,这在根本上保障了刑事强制措施作为一种诉讼保障措施而存在的法律意义。反观中国刑事诉讼法,虽然从1979年颁布以来经历了两次司法改革并且在同犯罪作斗争中过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弊端。要完善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首先要厘清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的整体思路,遵循刑事强制措施的基本原则,笔者的建议是完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建立、健全刑事强制措施过程中的权利救济机制。最后要对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进行具体之构造,主要从刑事强制措施对人的强制措施、对物的强制措施、对隐私权的强制措施入手,建立留置盘问、“双规”,完善拘传、逮捕、取保候审,取消监视居住的对人的强制措施;增加搜查与扣押对物的强制措施;将侦听、截取通讯、电子监控及秘密拍照或录像等侦查手段作为定案证据的对隐私权的强制措施。
[Abstract]:With regard to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the provisions of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legislation of most foreign countries. In many countries governed by the rule of law, criminal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have also been given constitutional righ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ercive measures. In addition to making clear prov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duration and procedure of application, they are also given the means to seek redress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This fundamentally guarantees the legal significance of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as a kind of procedural safeguard. In contrast,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lthough we have experienced two judicial reforms since its promulgation in 1979 an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crime, we should also see the drawbacks of China's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overall thinking of the system reform of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in China an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The author's suggestion is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and establish them.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right relief in the process of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Finally,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in China, mainly from the coercive measures of criminal coercive measures against people, against material measures, Starting with the coercive measures of privacy, establishing lien and questioning, "double rules," perfecting arrest, arrest, and bail pending trial, cancelling coercive measures against persons under surveillance and residence; increasing the coercive measures for searching and seizing objects; and intercepting and intercepting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and secret camera or video detection techniques as conclusive evidence of privacy enforcement 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判前羁押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陈结淼;;论侦查行为的法治化与侦查权的制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胡志斌;;关于公诉权制约机制的探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林喜芬;;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位阶——兼评中国证据规则的宪法化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陈少林;刘廷;;浅论刑事侦查程序的适度公开——以程序正义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10 纵博;郝爱军;;侦查机关刑事诉讼行为的评价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新潮;;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健;;世界各国(地区)反贪机构外部社会监督制度比较研究——兼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范围与组织形式的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课题组;伦朝平;范淑玲;贾颖玲;李继华;;人民监督员制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薛晓卫;;人民监督员选任机制完善构想[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维英;;检察环节律师辩护问题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孙厚祥;;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违法裁判机制的法理思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泽明;陈晓东;;宽严相济视野中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量刑监督制度研究课题组;沈新康;;和谐社会语境中量刑监督的实践与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玲;刑事司法中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艳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波;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晟;改革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若干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凌宇;论我国独立量刑程序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海娇;我国刑事诉讼见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1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681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