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庭前会议制度的司法完善
本文选题:庭前会议 切入点:司法完善 出处:《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06期
【摘要】:我国刑事诉讼法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修改,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的庭前会议制度,这不仅是对我国过往司法实践的回应,也是实现刑诉法修改后相关制度衔接的要求。庭前会议体现了程序参与的精神,对保障庭审的进行、提高诉讼效率也有积极意义。由于法律规定的较为原则,笔者从程序启动与参与主体、处理事项、程序效果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司法完善的措施,以利于真正发挥庭前会议的制度价值。
[Abstract]: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has completed an important revision and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pre-trial meeting in legislation. This is not only the response to the past judicial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realizing the connection of the relevant system after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The pre-court meeting embodies the spirit of procedural participation, 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progress of trial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itigation.Due to the comparatively principle stipulated by law,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of judicial perfe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procedure starting and participating subject, dealing with matters and procedure effect,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ystem value of the pretrial meeting.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汪建成;;刑事审判程序的重大变革及其展开[J];法学家;2012年03期
2 胡云腾;喻海松;;刑事一审普通程序修改解读[J];法律适用;2012年09期
3 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最新改革评析[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4 韩红兴;;起诉状主义下庭前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5 张小玲;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J];政法论坛;2003年02期
6 高洁;;程序性争议的庭前听证程序[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陈卫东;杜磊;;庭前会议制度的规范建构与制度适用——兼评《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之规定[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程晓燕,华枫;论辩诉交易与我国刑事诉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陈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汪小丽;;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亲亲相隐”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顾芷萌;;贪污案件证据的收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陈玉忠;;论我国公诉案件预审制度之建构[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封利强;;证据审查机制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9 秦颖慧;;辩诉交易移植中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姚剑波;终局性规则下的利益平衡——关于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吉平;;论计算机取证[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胡志坚;;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问题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潇;丁锦希;邵蓉;;修订药品管理法,强化药品执法行刑联动机制——中美药品行刑联动机制比较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4 薛志英;聂公佐;杜国强;;撤案制度在少年刑事案件中的适用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陈焰;林宁烨;;自侦案件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难题与出路[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6 苏琳伟;吴雅莉;;构建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初探[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审判程序的修改对公诉工作的挑战[C];2012年
7 尹华蓉;;犯罪嫌疑人的获助权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吉伟莉;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鉴定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吕利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3 魏彦煜;论刑事诉讼程序分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4 何伟;附带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明高;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鹏翔;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卞为民;行政许可证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马晓丽;未成年人作证特殊保护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晓婴;浅析我国行政处罚证明标准体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马威;论侦查阶段律师会见权及限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永忠,薛峰,张朝霞;日本近期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赴日考察报告[J];比较法研究;2005年02期
2 张泽涛;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亟需完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吴宏耀;我国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以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4 陈卫东;;论隔离式量刑程序改革——基于芜湖模式的分析[J];法学家;2010年02期
5 陈瑞华;;论量刑信息的调查[J];法学家;2010年02期
6 李玉萍;;中国法院的量刑程序改革[J];法学家;2010年02期
7 张月满;;量刑程序论[J];法学家;2011年04期
8 熊秋红;;中国量刑改革:理论、规范与经验[J];法学家;2011年05期
9 汪建成;;刑事审判程序的重大变革及其展开[J];法学家;2012年03期
10 陈岚;高畅;;试论我国公诉方式的重构[J];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执笔人 陈卫东 柴煜峰;[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金贵;刑事预审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韩红兴;刑事公诉案件庭前程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品新;;当代英美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万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操作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3期
3 徐清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试点项目”报告[J];法制资讯;2011年02期
4 陈兴良;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J];人民检察;1999年01期
5 朱孝清;;中国检察制度的几个问题(上)[J];人民检察;2007年08期
6 刘根;;略论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7期
7 朱立恒;;我国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障碍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8 简乐伟;;论非法证据与量刑程序的关系[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9 金飒;;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遏制刑讯逼供[J];人民公安;2011年03期
10 姜维纲;论我国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宇冠;;在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兆峰;高洁;;刑事律师应注意的几个民事问题[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贺卫方;;尴尬的司法体制与无奈的制度设计——关于审判委员会去与留的另外一个维度的思考[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张汉昌;;从和谐社会理念看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田文昌;颜九红;;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沈兴政;;反思佘祥林错案 浅谈疑罪从无[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宋强;;畸形的证据收集与运用机制——对刑事被告人有利证据收集和运用的程序化评析[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乐启;;论无罪推定[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余米尔;赵亚飞;杨桂胜;;论量刑辩论程序的构建与完善——以罗湖区人民法院量刑辩论程序改革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品新;错案对司法改革的另重意义[N];检察日报;2006年
2 ;中国式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探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记者 张守敏 实习生 计飞;增强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把改革任务措施落到实处[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4 海口市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李铭;乡镇检察室职能的合理定位[N];海南日报;2009年
5 林世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N];检察日报;2007年
6 记者 岳连国;以体制升级推法院反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记者 孙春英;最高法院为宣传工作“画”重点[N];法制日报;2006年
8 孙春英;35项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有实质性进展[N];法制日报;2007年
9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成功实践[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袁祥;进一步推进“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自觉克服对西方司法理念与司法体制幻想[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3 袁劲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建伟;刑事司法体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刘宇平;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彭伶;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虞浔;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8 杨杰辉;刑事审判对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肖波;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王永明;论英国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及其借鉴[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武松;关于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再探讨[D];湘潭大学;2002年
2 张营兵;确立我国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郇宇波;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尹彩军;构建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昕;试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陈仙;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安徽大学;2007年
8 孙雅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东小明;隐私权保护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严文霞;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构建[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1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70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