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诉讼审理方式的类型化建构——以非讼法理的部分适用为中心
本文选题:公司诉讼 + 审理方式 ; 参考:《河北法学》2017年07期
【摘要】:公司诉讼具有"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独特特征,其纠纷结构和利益格局也与普通民事诉讼有较大不同,我国以简单民事关系和传统民事纠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单一民事程序制度,无法满足公司纠纷的程序需求。当前,可依据程序相称论以及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论,采取"非讼法理的部分适用"的路径为公司诉讼的建构类型化的审理方式。为此,法官应运用程序法理机能分析的方法,结合释明权与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在个案审理中重新组合诉讼法理及非讼法理的各个程序要素,形成适合个案具体情形和当事人诉讼目标的审理方式。
[Abstract]:Corporate litigation ha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lexity", and its dispute structure and interest pattern are also quit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ivil litigation. The single civil procedure system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imple civil relations and traditional civil disputes can not meet the procedural requirements of company disputes.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procedural proportionality and the staggered application theory of procedural law and non-litigation legal theory, the way of "partial application of non-litigation legal theory" can be adopted as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and classifying the company litigation. Therefore, the judge should use the method of procedural legal function analysis, combine the right of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procedural option of the parties, and recombine the procedural elements of the procedural principle and the non-litigation legal principle in the case trial. To form a suitable cas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litigant litigation objectives of the trial.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社会理论研究项目《ISDS仲裁机制的晚近发展及中国应对》(16SFB2028)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科研项目《人民法庭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祥远;;非讼事件初探[J];阴山学刊;2008年01期
2 赵蕾;;诉讼与非讼的再区分——以诉讼与非讼基本模式的差异为研究进路[J];比较法研究;2012年04期
3 孙永军;;诉讼事件非讼化新探[J];现代法学;2014年01期
4 陈小曼;“无讼”与非讼解决争议方式[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王晖;我国宪法非讼化的现象及原因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蔡虹;非讼程序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完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廖中洪;;制定单行《民事非讼程序法》的建议与思考[J];现代法学;2007年03期
8 李长健;曹俊;王妍;;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非讼机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王祥远;;非讼程序刍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谢颖梅;;民事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徐祥 刘萍;民事非讼程序制度的重构[N];江苏法制报;2012年
2 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郝振江;非讼程序的未来走向:自足、独立与开放[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河南大学法学院 郝振江;制定非讼事件法 调整国家监护性介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志强 复旦大学法学院;传统中国的非讼与好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西南政法大学 郝振江;司法能动主义与我国非讼事件程序法的制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夏婕;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机构[N];江苏法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辉;我国非讼程序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璐;诉讼案件非讼审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丽娟;非讼程序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王祥远;非讼程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彦芳;论非讼程序的完善[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牛晓相;司法介入公司治理之非讼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葛海龙;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杜瑶;公司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良;论非讼程序在我国公司法上的适用[D];辽宁大学;2012年
8 王灵娟;非讼事件范围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夏晓玲;我国民事非讼程序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10 徐希;论家事非讼程序[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38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3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