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诉讼抑或和解:民事纠纷主体选择偏好的经济分析——基于两种经济模型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8-05-17 04:18

  本文选题:诉讼 + 和解 ; 参考:《求索》2013年04期


【摘要】:诉讼与和解是两种最主要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在诉讼爆炸以及诉讼成本高企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民事纠纷通过和解机制得以消解。目前,法经济学界对纠纷主体"诉讼抑或和解"的选择动机主要有标准经济模型与价格理论模型两种阐释框架。根据这两种分析模型,"诉讼抑或和解"的选择不仅与纠纷市场中交易主体对案件判决的评估及交易成本相关,还与纠纷主体进行风险规避时的风险偏好和选择视野密切联系。
[Abstract]:Litigation and settlement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s for resolving civil disput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litigation explosion and high litigation cost, more and more civil disputes can be resolved through settlement mechanism.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explanation frame of standard economic model and price theory model in the choice of litigation or settlement of dispute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economics. According to these two models, the choice of "litigation or settlemen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of the case judgment,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sk preference and choice vision of the dispute subject in the risk aversion.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1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1616066)《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与责任保险的互动关系》
【分类号】:D925;F06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邱星美;;当代调解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2 章武生;;论我国大调解机制的构建——兼析大调解与ADR的关系[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3 张嘉军;;诉讼和解观与我国诉讼和解制度之重构[J];政治与法律;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婷;;价值、阙如及空间:论我国行政调解制度——一个基于研究综述的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2 米新丽;王旋;;析我国消费者协会调解机制及其完善[J];法律适用;2011年11期

3 艾佳慧;;“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4 汤维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代视角及其关注重点——以2007年的研究为基准的介绍[J];法学家;2008年01期

5 程琳;;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机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7期

6 毋爱斌;;对我国人民调解各地模式的考察[J];法治论坛;2009年02期

7 王敏;;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8 解亮晶;韩弘力;;促进社会和谐中大调解机制的改革和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9 杨鸾;;论我国大调解体系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13期

10 于语和;宋甜甜;;新颁《人民调解法》简论[J];法治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钟尉函;;“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困境和出路——以投入和产出为分析视角[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顺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程思;论非诉讼调解与民事诉讼之关系[D];南昌大学;2011年

4 宋建辉;论法院调解在民事审前程序中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长瑞;法院调解社会化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马争艳;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宋李娜;论我国环境纠纷的民间调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雪妮;法院调解制度的定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陈鹏;立案调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勇;大调解机制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晋红,易萍;论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李立新;;诉讼和解与诉讼调解制度辨析[J];法律适用;2008年06期

3 章武生,张大海;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J];法商研究;2004年06期

4 郭玉军;孙敏洁;;美国诉讼和解与中国法院调解之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2期

5 包冰锋;;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反思[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崔希福;应然与实然之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J];学术交流;2002年03期

7 白绿铉;督促程序比较研究——我国督促程序立法的法理评析[J];中国法学;1995年04期

8 周晓亮;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J];哲学研究;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斌;;乡村民事纠纷处理机制实证研究——以一起赡养纠纷的解决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张娟;论我国民事诉讼的调解制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10期

3 刘敏;论现代法院调解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05期

4 蔡虹;大陆法院调解与香港诉讼和解之比较——关于完善合意解决纠纷诉讼机制的思考[J];中国法学;1999年04期

5 张卫平;人民调解:完善与发展的路径[J];法学;2002年12期

6 程荣斌;中国“入世”后诉讼法学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6期

7 陈守诚;“讼”与“不讼”都要法——正确处理经营管理中的诉讼与非诉讼事务[J];企业管理;2002年04期

8 姚雪琴 ,陈小力;诉讼举证有新说[J];乡镇论坛;2002年06期

9 张渝;;试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性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邱永文;;恢复性司法引入我国的可行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冷绪光;;WTO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影响与对策[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2 谭泽先;袁文毅;;从一起案例谈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建立健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3 伏创宇;;反公开诉讼中的第三人保护研究[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陈维东;;现阶段环保领域中律师的作用[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5 王学棉;;诉讼的逻辑:论证的逻辑——以民事诉讼为例[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革;;影响性诉讼是中国律师的新主张[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张远孝;彭劲荣;;转变审判作风 实现和谐诉讼——从董必武审判作风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朱卫红;;行民交叉案件中的相对人行为效力[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涵;;试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与完善[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0 张涵;;试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与完善[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彪广 冯 涛;化纠纷于诉前[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岳鲁军;荣成法院执行案件七成和解[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系教授 张云福;维权靠法[N];中国质量报;2001年

4 邓永杰;和解:不失为解决专利纠纷的最佳选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

5 颜长林;仲裁与诉讼[N];法制日报;2000年

6 记者 林忠明 通讯员 黄志强;涵江法院彰显诉讼便民[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莫晓敏;村村都有诉讼联系人[N];法治快报;2006年

8 桑卫江 任海涛;温县法院构建便民诉讼网络[N];焦作日报;2006年

9 单士瀚;泗阳诉讼接待点方便群众[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记者 宋明亮 通讯员 梁军;平林法庭便民诉讼[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宏耀;诉讼认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张爱球;论现代社会中的诉讼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黎薇;生物技术企业专利诉讼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守安;检察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越;行政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梁玉霞;论刑事诉讼方式的正当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10 黄娟;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阙壮幸;诉讼外纷争解决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田志伟;诉讼回避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4 李琳;论中国陪审制度[D];湘潭大学;2007年

5 胡华峰;试论申请强制执行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宋晓珂;海上保险代位求偿诉讼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7 李颍林;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中人权保障若干问题初探[D];四川大学;2006年

8 徐佳红;论我国引进辩诉交易的可行性[D];郑州大学;2005年

9 高忠华;诉讼中调解的改革思考[D];厦门大学;2002年

10 李丽艳;论行政确认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9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899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