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我国紧急仲裁员制度的理性评判与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18-05-22 07:45

  本文选题:紧急仲裁员制度 + 紧急仲裁员价值 ; 参考:《太原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仲裁是现代社会解决纠纷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仲裁制度创设出新的紧急仲裁员制度。国际上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前身是国际商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设的公断人制度,其采取选择并入模式,此种模式下导致公断人制度鲜为运用。2009年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开始正式规定紧急仲裁员制度,并采取约定排除模式,并被国际其他仲裁机构引入。我国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中心也在2015年起引入紧急仲裁员制度,但刚引入的紧急仲裁员制度还未完全成熟。香港H公司诉K公司运用紧急仲裁员促成争议高效解决,我国A公司诉B学院案未用紧急仲裁员导致争议解决相对拖延,两个案例正反对比折射出紧急仲裁员制度的效率性、程序前置性和兼容性特点,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控制权利滥用、均等保护的价值。我国紧急仲裁员制度与其他地区紧急仲裁员制度进行比较,我国紧急仲裁员制度存在发布临时保全受限、权利内容狭窄、裁决的强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对应提出构建二元保全制度、扩大权利内容、认可紧急仲裁员地位、赋予裁决强制执行效力的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紧急仲裁员制度提供借鉴和指导。
[Abstract]:Arbitration is one of the methods to solve disputes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 new system of emergency arbitrators is created. The predecessor of the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arbitrators system was the umpire system cre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he 1990s. In 2009, the International dispute Resolution Center began to formalize the emergency arbitrators system, and adopted an agreed exclusion model, which was introduced by other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institutions. China's Beijing Arbitration Commission, China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and Shanghai Arbitration Center also introduced the emergency arbitrators system in 2015, but the emergency arbitrators system just introduced is not yet fully mature. Hong Kong H Company v. K Company uses emergency arbitrators to facilitate the efficient settlement of disputes, and the absence of emergency arbitrators in the case of Company A v. College B in China leads to a relative delay in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cases reflects the efficiency of the emergency arbitrators system. Program preemption and compatibility features in respect of party autonomy, control of abuse of rights,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value. The emergency arbitrators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compared with the emergency arbitrators system in other regions. The system of emergency arbitrators in our country is limited in issuing temporary protection, narrow in content of rights and insufficient in enforcement of award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to construct dual preservation system, to expand the content of rights, to recognize the status of emergency arbitrators, and to give enforcement effect to the awar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our count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emergency arbitrators.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才;仲裁员的责任要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劳动保障部近期举办劳动仲裁员资格培训班[J];中国劳动;2001年04期

3 刘俊,陈原斌;中英两国仲裁法仲裁员制度之比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4 王国锋;我国仲裁员制度的反思与整合[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詹礼愿;试评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仲裁员责任制度[J];仲裁研究;2004年01期

6 王琼妮;关于仲裁员行为规范的探讨[J];仲裁研究;2005年02期

7 马永双,赵金龙;仲裁员制度的现状与改进[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8 王小莉;;律师仲裁员的身份冲突与防范初探[J];仲裁研究;2006年03期

9 萧凯;;从富士施乐仲裁案看仲裁员的操守与责任[J];法学;2006年10期

10 黄雁明;;特许仲裁员学会会员职业与行为道德准则[J];北京仲裁;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蔡鸿达;;简评伦敦海事仲裁员协会五十周年研讨会[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睿;;仲裁员民事责任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3 陆菲;;中国贸仲仲裁规则与棉花仲裁员[A];2014’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赵保法;;论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仲裁理念[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5 杨涵雯;;论仲裁的保密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耀荣;公正仲裁仲裁员的第一天职[N];法制日报;2004年

2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建立独立公正专业高效的仲裁员队伍[N];法制日报;2005年

3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坚持专业性原则 建立现代仲裁员制度[N];法制日报;2006年

4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台湾仲裁员 上海“试啼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记者韩江法 通讯员袁凌飞;平顶山仲裁委加强仲裁员队伍管理[N];平顶山日报;2009年

6 记者 万学忠 见习记者 张维;大陆仲裁员明年有望进入台湾仲裁员名单[N];法制日报;2009年

7 南工;劳动仲裁员吃了闭门羹[N];工人日报;2000年

8 叶跃华 吉志铭;推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的实践和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9 宋连斌;中国现行仲裁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刘静;北京规范人事仲裁员管理[N];组织人事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胡伟良;两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范铭超;仲裁员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文捷;仲裁员责任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秀春;论仲裁员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袁芳;论中国特色的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李玉婷;论仲裁员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郭楠;论仲裁员的权力和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孙英慧;关于我国仲裁员制度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7 程洁;我国仲裁员准入制度之完善[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苗蕾;论仲裁员的责任[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瑾瑾;仲裁庭审中仲裁员身份建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刘威;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1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921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