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彻底清除证据问题上的盲点

发布时间:2018-06-17 20:06

  本文选题:意识 +  ; 参考:《现代法学》2017年05期


【摘要】:把意见、传闻、言词看作证据都是证据问题上的盲点。意见、传闻、言词都是人的意识,把意识看作证据是证据问题上最大的盲点。把证物等同于物证、证书等同于书证也是盲点。证物是物,证书也是物。把证据等同于物也是最大的盲点之一。形式证据观把材料看作证据,本质上还是把人的意识看作证据,因而还是最大的盲点。证据只有两重属性:一为客观性;二为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是西方法律制造的最大的盲点之一。证据有四大功能,中外学者大多只讲证据是证明的根据,这还是一大盲点。西方国家的盖然性证明标准也是重大盲点。必须彻底清除证据问题上大大小小的盲点,必须摆正意识和证据、法和证据的关系,必须全面掌握证据。否则,证据学将不能前进一步。
[Abstract]:Regarding opinions, hearsay, and words as evidence is a blind spot on the question of evidence. Opinions, rumors, words are human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as evidence is the biggest blind spot on the issue of evidence. The evidence is equated with physical evidence, and the certificate is also a blind spot. Evidence is material, and so is certificate. Equating evidence with objects is also one of the biggest blind spots. The view of formal evidence regards material as evidence and human consciousness as evidence in essence, so it is the biggest blind spot. Evidence has only two attributes: objectivity and relevance. The legitimacy of evid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blind spots of western legal creation. Evidence has four functions,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mostly emphasize that evidence is the basis of proof, this is still a big blind spot. The standard of proof of inevitability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also a major blind spot. It is necessary to thoroughly remove the blind spots of the evidence problems, to corr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evidence, law and evidence, and to master evidence in an all-round way. Otherwise, evidential science will not take a step forward.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分类号】:D9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苍龄;也论事实、命题与证据[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3期

2 蒋开富;论我国证据法的立法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5年03期

3 阮堂辉;基本人权基础上的科学化——略论影响证据法发展的几个因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张友好;;激情过后的冷思考——《漂移的证据法》简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张文峰;;悲观中的希望:证据法将漂向何方[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6 周维珩;;浅析证据法的本土化建构——读《漂移的证据法》有感[J];经营管理者;2010年10期

7 罗纳德·J·艾伦;张保生;张月波;汪诸豪;;证据法、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J];证据科学;2010年06期

8 卢啸宇;刘宇;;证据法之重申——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6期

9 高家伟;;论证据法调整范式的转换[J];证据学论坛;2005年02期

10 William Twining;王进喜;;证据:跨学科的科目[J];证据学论坛;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桐杰;;电子文件证据研究[A];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优秀论文选编(二○○二年度)[C];2003年

2 邹玉华;;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武树辰;;无效宣告案件中利用悬赏征集使用公开证据的思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孔嘉;;网络与电子商务诉讼中的证据问题[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程晓燕;;论瑕疵证据之转化[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6 宋强;;中外书证范围之比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伟;为什么证据法不是必修课[N];检察日报;2007年

2 ;中国证据法草案及立法问题探讨[N];法制日报;2003年

3 记者 郭士辉;民事证据法研讨会召开[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什么是证据:从《天下无贼》谈起[N];检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栋;司法的味道:法律味 程序味 证据味[N];文汇报;2014年

6 记者 王盈;司法公正“证据”面前人人平等[N];长春日报;2005年

7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李明春;强化证据办铁案[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王新环;迈向证据法的春天[N];法制日报;2009年

9 王振宇;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依据[N];法制日报;2002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樊崇义 杜邈;定罪证据与量刑证据要区分[N];检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俞亮;证据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周萃芳;司法认知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舸;证据与事实推理要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鹏;证据概念及属性再思考[D];吉林大学;2006年

2 吕硕琦;法治视野下的口供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3 李大鹏;电子数据证据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晓萍;论职务犯罪自书材料的证据归类与司法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孙登华;民事电子数据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法云;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证据保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徐鑫;瑕疵证据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8 李琦;论刑事瑕疵证据的司法补正[D];山东大学;2016年

9 刘莎莎;刑事笔录证据适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10 林嘉栋;互联网时代的电子数据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32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032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