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意思表示瑕疵--基于程序安定与意思自治双重维度的考查

发布时间:2018-07-24 22:09
【摘要】:当诉讼行为存在意思表示瑕疵时,是否允许行为人撤回或撤销,在学说上有肯定说与否定说。肯定说强调诉讼行为的意思要素,追求判决的妥当性;居于通说地位的否定说则强调诉讼行为的连续性,追求诉讼程序的迅速性与安定性。对该问题的处理集中反映了行为人的意思自治、程序安定性等不同利益的权衡与抉择。作为重要的参照,法律行为通过意思表示瑕疵的类型化,具体考量表意人与相对人利益保护的优先性,而分别采取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并通过赔偿义务进一步均衡双方利益。这一既倡导意思自治又顾及相对人信赖利益的努力,可为重新考虑诉讼行为中的意思表示瑕疵问题提供借鉴。通过对诉讼行为及意思表示瑕疵的类型化,行为人意思、对方当事人利益及程序安定性有望获得妥善安排。
[Abstract]:There 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eories on whether to allow the actor to withdraw or withdraw when there is a defect in the expression of will. Affirmation emphasizes the meaning elements of litigation and pursu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judgment while the negation emphasizes the continuity of litigation and pursues the rapidity and stability of litigation procedure. The treatment of this problem reflects the balance and choice of different interests such as autonomy of will and stability of procedure.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he legal act considers the priority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ideographer and the relative party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efects in the expression of will, and adopts the doctrine of intention and expressionism respectively, and further balances the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through the obligation of compensation. This effort, which not only advocates autonomy of will but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relative trus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reconsidering the defect of expression of will in litigation.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efects of litigation behavior and will, the intention of the actor, the interests of the other party and the procedural stability are expected to be properly arranged.
【作者单位】: 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部;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2016)C59]“庭审中心视角下的审前准备程序研究”
【分类号】:D92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思莹;徐永绥;张军;孙传喜;;尖轨磨耗与加强技术研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全顺喜;;60 kg/m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对比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7年06期

3 黄龙文;李正美;安琦;;铁路曲线区段轮轨接触应力计算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4 司道林;王猛;王树国;葛晶;;一种新型辙叉的动力学特性分析[J];铁道建筑;2017年01期

5 罗奇;计三有;余志刚;;基于ADAMS的穿梭车运动仿真及其速度优化控制[J];起重运输机械;2017年01期

6 钱瑶;王健;王平;安博洋;苏谦;徐井芒;;不同钢轨廓形下高速铁路轮轨型面匹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7 亓伟;李成辉;郑建;刘玉涛;;Ⅲ型轨枕有砟轨道动刚度特性研究[J];铁道建筑;2016年12期

8 李亨利;李芾;王新锐;杨继震;;重载货车车轮磨耗与动力学性能演变[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9 赵洪;戴春阳;;有砟轨道技术在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正线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6年09期

10 代丽丽;;论C62AK型敞车到C62AN型敞车的改造[J];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金国;傅茂海;;重载铁路轮轨磨损原因探讨[J];铁道机车车辆;2008年04期

2 李霞;温泽峰;金学松;;钢轨轨底坡对LM和LM_A两种轮对接触行为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3 曾向荣;李文英;高晓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钢轨轨底坡取值的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06年06期

4 卜继玲,李芾,付茂海,黄运华;重载列车车辆轮轨作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5期

5 В.С.Лысюк ,邢纳新;曲线上车辆脱轨和钢轨磨耗的原因[J];国外铁道车辆;2005年05期

6 邢良平;广州地铁一号线轨底坡调整[J];铁道标准设计;2004年05期

7 金学松,温泽峰,张卫华;轮对运动状态对轮轨滚动接触应力的影响[J];工程力学;2004年01期

8 金学松,温泽峰,张卫华;两种型面轮轨滚动接触应力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9 李芾,傅茂海,卜继玲;200km/h提速客车径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J];铁道学报;2004年01期

10 任洪俊;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及防治[J];中州煤炭;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萍;诉讼行为界说[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张家慧;意思表示不真实诉讼行为的救济[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3 范季海,薄振峰,陈飞;冲突主体诉讼行为的实践障碍探究[J];检察实践;2005年01期

4 陈长泉;苌铖;;诉讼行为解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王德新;;民事诉讼行为的无效及确认程序——以法院的诉讼行为无效为中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鲁彬;;让外国人的民事诉讼行为能力[J];法制与经济;1997年05期

7 周万廷,李文骥;不当诉讼行为的责任与防范[J];法律适用;1999年08期

8 刘舟,张志彤;法律倾向性和诉讼行为的博弈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邵明;民事诉讼行为要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彭明;诉讼行为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安国江;;对法院民事诉讼行为两个问题的探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黄维友;刘健;刘胜;陈长树;;高校成为大学生诉讼行为被告的可能性分析与避免对策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奚玮;;自认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刚;农民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聚焦[N];江苏经济报;2004年

2 记者 魏素娟 通讯员 黄国涛;对妨碍民事诉讼行为开“罚单”[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3 刘芳 米君安;哪些行为属妨害民事诉讼行为[N];检察日报;2001年

4 王太福;威胁、殴打“法院专递”投递人员属妨碍民事诉讼行为[N];中国邮政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党小学;不诚信诉讼行为多发[N];检察日报;2014年

6 赵秉志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商浩文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生;简论应将虚假诉讼行为独立入罪[N];人民法院报;2014年

7 闵 行;消极行为是否构成妨碍诉讼[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崔拓寰 周培敏;官司输赢的标志是什么?[N];民主与法制;2000年

9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佟姝;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行为的规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10 赵俊峰 钱新才;拘留期将届满的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连续拘留[N];江苏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红;无效刑事诉讼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金玉;民事诉讼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2 孙会艳;诉讼行为能力量化评定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王焱荣;诉讼诚信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4 王超;论当事人民事诉讼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侯慧慧;程序视角下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6 尹诗莲;刑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汪峰;民事诉讼行为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睿;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救济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屠春含;当事人民事诉讼行为的评价及处理[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印波;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效力处置[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2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142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