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中国少年司法的传统土壤与近代萌生

发布时间:2018-09-15 20:16
【摘要】:生命的传承、家庭的梦想、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人类的寄托,一切一切,莫不与那充满灵性而又顽劣不恭的少年有关。少年的重要价值,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专以少年为处遇对象的少年司法,自1899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坚持以少年健康成长和最大利益为本,理念先进,制度创新,让司法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所以迅速风靡全球。清末修律与司法改革中,少年司法被介绍、引进中国,开始在以幼小犯罪赦宥制度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土壤中萌芽、生长。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注定了其成长历程的艰辛:台湾少年司法承袭晚清与民国历史,至1999年高雄少年法院成立,前后历经近百年才走向成熟;在大陆,少年司法在1949年后进入新的历史起点,自1984年上海长宁区法院成立第一个少年法庭,经过30年的发展,现正遭遇瓶颈,理论体系、法律体系、组织体系、辅助体系都亟需有新的突破。本文认为,按照器物——制度——文化的基本逻辑,中国少年司法需要从当前的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迈进。通过发掘少年司法的历史,弘扬少年司法的文化,营造真正理解少年、理解少年司法的社会氛围,实现少年司法发展的跨越。本文通过探寻中国少年司法的传统文化以及少年司法在原生地美国的诞生历史,观察其在晚清中国被介绍、引进的萌生过程,梳理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少年司法文化的暗合与冲突。在此基础上,为培育中国的少年司法文化,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由来与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史料与参考文献、文中用语的界定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此部分,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中国少年司法亟需从制度向文化跨越的论断,这是全文立论的基础。第一章主要发掘了中国少年司法的历史文化传统。按照法律规定、司法实践、文化背景的逻辑,对中国古代幼小犯罪赦宥制度进行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立体式描述,尤其对于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间的巨大差异,予以了深入探析和解读,力图对中国少年司法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握。第二章主要对少年司法进行了文化探源。简要回顾了少年司法在美国诞生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少年司法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法律文化背景进行了概括。意在通过对少年司法原生地的文化探寻,真正理解少年司法的内在秉性与文化品格。第三章主要再现了晚清时期中国对少年司法制度的介绍引进过程,从少年观念、少年司法制度与理论、晚清修律改革的实践几个层面来逐步展开,体现了晚清社会对少年司法从感到新奇到自我反省,再到着力实践的心理路程。修律中的争执,反应了晚清社会的心理纠结,也是中西文化碰撞的必然结果。第四章在前文三章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少年司法文化的冲突与暗合进行了总结梳理,以期为少年司法的中国化及其内在调适找准基点和方向。结论部分对民国以来少年司法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培育中国少年司法文化,需要对国家与民众、秩序与自由、成人与少年等基本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从而构建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以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国家责任为保障的少年司法文化。
[Abstract]:The inheritance of life, the dream of the family,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the hope of the nation, the sustenance of mankind, and all things are related to the spiritual and irreverent youth. The important value of juveniles can not be overemphasized. Juvenile justice, which deals exclusively with juveniles, has adhered to juvenile health since its birth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899.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juvenile justic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began to sprout and grow in the soi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amnesty system for juvenile delinquency. The juvenile justice in Taiwan inherited the history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Kaohsiung Juvenile Court in 1999, it took nearly a hundred years to mature; in the mainland, juvenile justice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after 1949,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juvenile court in Shanghai Changning District Court in 1984, after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is now encountering. Bottleneck, theoretical system, legal system,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auxiliary system are all in urgent need of new breakthrough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logic of the object-system-culture, China's juvenile justice needs to move forward from the current system level to the cultural level. Through exploring the history of juvenile justice, promoting juvenile justice culture and creating a real understanding. By explor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juvenile justice in China and the birth history of juvenile jus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origin, this paper observes the process of its introduction and introduc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combs out the coh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culture and juvenile justice culture.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cultivate China's juvenile justice culture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thinking.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clusion that juvenile justice in China urgently needs to leapfrog from system to culture,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e whole thesis.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of juvenile justice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law, judicial practice and the logic of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system of amnesty for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ancient China is advanced.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explores the cultural origin of juvenile jus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efly reviews the juvenile jus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its birth,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justice,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ts leg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 and introducing juvenile justice i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the aspects of juvenile concept,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and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law-revising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reflects the psychological journey of juvenile justi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novelty to self-introspection, and then to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previous three chapters, the fourth chapter summarizes and combs the conflict and coh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culture and juvenile justice culture in order to find the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the Sinicization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its internal adjustment. In order to cultivate Chinese juvenile justice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and adjust the bas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order and freedom, and between adults and juveniles, so as to construct a juvenile justice culture with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the healthy growth of juveniles as the goal and the state responsibility as the guarante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9;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晓青;司法的特质与理念[J];现代法学;2003年02期

2 张剑秋,郭志媛;传媒与司法的辩证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3年03期

3 钟雪梅;我国的司法不作为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刘仁山;吴乾辉;;省际刑事司法冲突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储殷;;中国司法的“翻译”式增长[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胡云腾;袁春湘;;转型中的司法改革与改革中的司法转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殷增华;殷文明;;揭开“司法群众路线”的迷雾——以司法改革为分析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8 王莉;;论能动司法的法理基础[J];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11期

9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10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昃晶雯;;“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玉沙;;“反差”背后的思索——负面司法舆论下的法院形象重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乔素玲;;董必武司法观论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公丕祥;;董必武司法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杨华;;环境司法中的法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生成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李书琴;郭平珍;;坚持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庆飞;规范司法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N];长白山日报;2008年

2 戴丽娟 翟敏;深入持久全面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林筱发 徐双桂 河南省长葛县人民法院 葛梅安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 夏燕;深化司法改革 推动工作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常梦飞;当心司法对行政的路径依赖[N];检察日报;2009年

5 杨金琼;树立年轻法官能动司法价值观的途径[N];江苏经济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浙江 看司法乐章如何采风古越“民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 赵华军;从群众不满处改起[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周峗;让舆论按照司法逻辑“出牌”[N];检察日报;2011年

9 乔新生;关于司法改革的十个基本问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

10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钱锋;司法为民“小与大”的思辨[N];人民法院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4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牛传勇;中国少年司法的传统土壤与近代萌生[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纪安;司法改革的法理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2 许杰;论能动司法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小康;关于司法与当事人—公众关系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晓梅;试论司法改革如何对待民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进;司法改革背景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许凤伟;司法能动主义比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李宏印;司法与民意的冲突和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郭s,

本文编号:2244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244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