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诉的利益

发布时间:2018-10-26 15:13
【摘要】:公法上的知情权源自公民的参政权与监督权,已成为个人的实定法权利。维护这种权利的行政诉讼自然属于主观诉讼的一种;而知情权又是服务于参政议政、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公共利益,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也就具有了客观诉讼的面向。私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就是在行使自己受行政法规范保护的知情权;同时因知情权属于任何公民,且服务于不特定主体的利益,故而起诉人不必有特别的个人利益,只要提出了公开申请,就与信息公开行政决定建立起"利害关系",即可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至于对政府信息是否有特殊需要,仅在原告增值使用政府信息时才应加以证明。即便起诉人在行政程序中拥有阅览卷宗权,也不影响其基于知情权提起行政诉讼。知情权是一种实体性权利,理应受到正当程序的保障。具备实体和程序中的一项,就足以具有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诉的利益。基于此,对于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原则上不应作出滥用诉权的判断。
[Abstract]:The right to know in public law originates from citizens'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power and supervision, and has become an individual's right to establish law.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to safeguard this kind of right naturally belongs to one kind of subjective litigation, and the right to know serves the public interest of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 affairs, supervising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of information publicity also has the objective lawsuit face. Private application for the disclosur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s the exercise of their right to know protected by the norms of administrative law;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 right to know belongs to any citizen and serves the interests of no specific subject, the prosecutor does not have to have special personal interests, so long as he submits a public application, he will establish an "interest"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an have the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that brings administrative lawsuit. As to whether there is a special need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t should be proved only if the plaintiff adds value to the us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Even if the prosecutor has the right to read files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it does not affect his right to know about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right to know is a kind of substantive right, which should be guaranteed by due process. Having one of the entities and procedures is sufficient to have the benefi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Based on this, we should not judge the abuse of the right of action in principle for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吉尔;;从秩序权的视角来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2 罗珊;;浅析我国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的必要性[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11期

3 臧明,刘德生;企业被撤并后应以什么样的原告资格起诉?[J];法学杂志;1995年04期

4 罗智敏;;意大利对普遍利益的司法保护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原告资格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5 臧肖睿;;浅谈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陈典;;浅析我国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7 陈亮;;美国限制原告资格扩张的三种学说及其批判[J];法学杂志;2009年07期

8 黄进;;浅谈我国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J];经营管理者;2009年14期

9 陈亮;;美国关于原告资格功能之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法学;2009年07期

10 侯紫扬;;谁是“法律上的利益”者——以日本撤销诉讼的原告资格为视角[J];南都学坛;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凌维慈;;城乡规划争议中的原告资格——日本法上的启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吉萌;;民政部门“代诉”现象的反思与法律应对——兼论我国原告资格制度的瓶颈与突破[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振清;;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崔文俊;;对我国商标确权司法审查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人民法院 邓辉;张某是否具有原告资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刘凤梅 吴民;李某是否具备原告资格?[N];江苏法制报;2005年

3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名;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标准[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怀德;竞争者的原告资格[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王 旭;行政诉讼确定原告资格的法律规范与法律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孔祥俊;公益诉讼与诉权扩张[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扶民;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探究[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丁国锋;原告资格界定影响公益诉讼效果[N];法制日报;2012年

9 尹文娟;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什么样的“民” 可以告“官”[N];工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慧;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D];海南大学;2015年

2 王婕;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中社会组织原告资格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袁芳;论我国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D];宁波大学;2014年

4 熊芬;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5 曾心泉;消费公益诉讼原告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孙亚峰;行政诉讼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初探[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杜春晓;论我国消费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D];扬州大学;2015年

8 蔡超君(June Cai);多数人法律上的利益[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9 马辰;我国文物行政诉讼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孙婷婷;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96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296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