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委托调解比较研究——兼论先行调解

发布时间:2019-01-01 15:18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世界性的ADR潮流推动各国的委托调解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近年的社会治理和司法实践中,委托调解亦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当代世界各国委托调解、特别是司法委托调解的性质、功能、类型、背景、社会因素进行比较和类型化研究,可以看到,由于社会、体制及理念因素的差异,委托调解目前存在的多元化模式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同时其发展趋势又存在一定共性。我国委托调解在实践中十分活跃,但缺少法律规范,并存在一些理论争议和操作上的问题;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体制及理念等因素,其制度设计具有不确定性。《民事诉讼法》新增设的先行调解制度将进一步推动委托调解的发展。总体而言,委托调解的基本趋势将是在保持多元化形态的前提下尊重实践创新,并进一步实现制度化。
[Abstract]:Since 1980s, the trend of ADR in the world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rustment medi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ocial governance and judicial practic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By comparing the nature, function, type, background and social factors of the entrusted mediation, especially the judicial commissioned mediation, we can see tha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institutional and conceptual factors, The pluralistic mode of entrustment mediation has rationality and inevi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s development trend also has certain commonness. The commission mediation in our country is very active in practice, but lack of legal norm, and there are some theoretical disputes and operational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social environment, system and concept, the system design is uncertain. The new advance mediation system in Civil procedure Law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rusted mediation. In general, the basic trend of entrustment mediation is to respect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further institutionalize it on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divers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重点标志性研究项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复旦大学985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SHKXZD015)和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5.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浩;;法院协助调解机制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范愉;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3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4 李浩;;委托调解若干问题研究——对四个基层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初步考察[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5 范愉;;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趋势与中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J];法学家;1998年02期

6 肖建国;;司法ADR建构中的委托调解制度研究——以中国法院的当代实践为中心[J];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7 肖建国;;从立法论走向解释论:《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务应对[J];法律适用;2012年11期

8 范愉;;调解年与调解运动[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范愉;调解的重构(上)——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10 范愉;调解的重构(下)——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亚明;;仲裁不予执行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於恒强;陆春镁;;重构我国法院外ADR的基本思路与设想——从现实解纷的角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杨慧;;论消费争议解决途径的障碍及疏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洪超兰;於恒强;;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刘艳芳;;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黄彬;胡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冲突解决机制透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张居盛;彭泽虎;;新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10 杨成;邵毅超;;美国ADR对我国农村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谢桦;;论中国医疗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构[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4 张锐智;;论我国传统法文化在健全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文洁;尹海萍;;“量化”诉前调解——以司法绩效评估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思萱;;论功能变迁中的司法建议——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个案剖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聂慧萍;;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以行政诉讼协调撤诉现象分析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培杰;;论民间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李炎杰;中国保险合同纠纷防范及处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谅;调裁制度的发展与理论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熊亚娜;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2 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J];中国司法;2004年10期

3 范愉;有关调解法制定的若干问题(上)[J];中国司法;2005年10期

4 范愉;有关调解法制定的若干问题(下)[J];中国司法;2005年11期

5 赵明霞;吴孝卿;;浅议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J];中国司法;2007年06期

6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7 张华;赵可;;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制度的初步建构 司法ADR模式诉前调解制度合理性、可操作性探究[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8 李浩;;委托调解若干问题研究——对四个基层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初步考察[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9 李扬;;日本著作权间接侵害的典型案例、学说及其评析[J];法学家;2010年06期

10 傅郁林;;中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J];法学家;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亦嵘邋郭宏鹏;[N];法制日报;2007年

2 张开建;[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旷凌云;;论委托调解的适用范围[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李浩;;委托调解若干问题研究——对四个基层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初步考察[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3 张勇;试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白洁;法院调解制度:检讨与重构[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曾方;;民事调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6 高济昌;;司法调解的再完善[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7 唐德华;民事诉讼法知识问答(十三)[J];人民司法;1983年04期

8 李大雪;;ADR的正义诠释[J];求索;2006年02期

9 徐慧;张艳霞;;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对我国ADR发展的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06期

10 周晓媛;;探析在非正式开庭中的法院调解[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莉;王志伟;;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院调解的法理依据及社会价值之思考——以董老的人民司法思想创新法院调解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张应山;刘碧洲;;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郜尔彬;;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之比较[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陈新;;劳动争议处理与民事诉讼分离两裁终决是最佳选择[A];江苏省劳动学会换届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慰星;;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与诉讼互动的经济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兰;;环境纠纷ADR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价值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陈琦华;程庆水;;和谐社会下的司法ADR制度——以长宁区法院改革为视点谈我国审判制度[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王春磊;;论环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9 刘国胜;;建立与法院调解并重的诉讼和解制度,纯化合意解纷机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豪杰;探索吴兴特色的“东方经验”[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薛玉光;应保留调审结合的法院调解模式[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朱强;法院调解方法琐谈[N];江苏经济报;2006年

4 刘晓光;健全调解和保障机制 真正达到案结事了[N];辽源日报;2008年

5 李明;省法院调解成功12件督办案件[N];辽宁日报;2005年

6 陈 浩;屏南法院调解案自动履行率达九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记者 王晓晶;全市法院调解工作现场会在汝南召开[N];驻马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吕爱哲 通讯员 唐凤伟;只要有一线希望决不放弃调解努力[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 韩元恒 李霁;浙江高院推动“三位一体”格局 河北高院提出“三个深化”要求[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苑克建 公丕岐;临江市法院调解新举效果好[N];长白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令健;法院调解社会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雷明贵;法院调解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5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6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都本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事诉讼模式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程林;民事速裁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王小林;民事诉讼公开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晋芳;和谐理念与诉讼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牛全瑞;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3 刘闻彦;论法院调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宋建辉;论法院调解在民事审前程序中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海炅;法院调解作为一项诉讼制度的考察[D];河南大学;2002年

6 蒋季雅;从法院调解到诉讼和解[D];湘潭大学;2003年

7 朱亦惠;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陈文超;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钟莉;中美调解制度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10 闫丽萍;论法院调解[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97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397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