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理想状态原理下的证据属性问题研究——证据法基本语词辨析暨证据分类新解

发布时间:2019-02-11 12:45
【摘要】:证据属性争议的产生原因一是证据观不同或对特定证据观缺乏合理运用,二是对与证据紧密相关的概念缺乏必要区分。通过借鉴理想状态的基本原理,以证据和证明材料的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区分了证据、证明材料、定案的根据、定案证据等概念,提出"自在证据"、"不适格的证据"、"被忽视的证据"、"理想证据"等新概念,并运用图表将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予以表达,为证据属性争议的解决提供了可行路径。
[Abstract]:The reason for the dispute of evidence attribute is that the concept of evidence is different or lack of reasonable application to the particular view of evidence, and the second is the lack of necessary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closely related to evidence. By referr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deal state, tak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vidence and proof material as the basic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concepts of evidence, proof material, the basis of final decision, decision evidence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comfortable evidence" and "unsuitable evidence". "neglected evidence", "ideal evidence" and other new concepts, and the use of charts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oncepts, provides a feasible way to resolve the dispute over the attributes of evidenc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裴苍龄;;论实质证据观[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陈瑞华;;证据的概念与法定种类[J];法律适用;2012年01期

3 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2001年01期

4 何家弘;让证据走下人造的神坛——试析证据概念的误区[J];法学研究;1999年05期

5 申君贵;谭曙平;;诉讼证据概念与特征新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汤维建;关于证据属性的若干思考和讨论——以证据的客观性为中心[J];政法论坛;2000年06期

7 宋世杰;论诉讼证据概念的科学表述及特征[J];政治与法律;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张庆旭;;高校学生处分申诉中的证明与证据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奚玮,张韬;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明和,盖世梅;诉讼证据概念的语义学浅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李佑标;论行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金龙哲;王红军;王石磊;;论自由心证原则[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7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解永照;曲振涛;;证人资格豁免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刘广三;向德超;;论电子证据的搜查、扣押[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10 封利强;;证据审查机制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丁丽萍;王永吉;;论我国计算机取证工作的规范化[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翔;;电子证据在海事调查和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吕利秋;《行政诉讼举证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吴宏耀;诉讼认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赵承寿;论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缪晓琛;贪污贿赂犯罪侦查启动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古豪莉;测谎结论证据属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琳;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制度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朱燕佳;试论容隐制度之现代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魏群;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万飞;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郑禄;;证据概念素说——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证据理论的国学文化基石[J];证据科学;2008年05期

2 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2001年01期

3 童兆洪,俞晓辉;证据——一个亟待重塑的概念——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证据的本质揭示、分析、重新表述[J];法学;2002年01期

4 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5 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J];中外法学;1997年02期

6 陈端洪;法律程序价值观[J];中外法学;1997年06期

7 申君贵;关于诉讼证据能力之探讨[J];政法论坛;1993年06期

8 汤维建;关于证据属性的若干思考和讨论——以证据的客观性为中心[J];政法论坛;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格非;对“证据属性”在证据制度中基础性地位的质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天佐;;证据属性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民事诉讼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3 申高斌;以单位名义出具的证明材料可作证据使用[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4 乔修仁;检察建议附证明材料效果好[J];人民检察;2000年04期

5 王东,田晏;主观性:证据属性在诉讼程序中的动态展开[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李忠民;;证据概念与证据属性[J];学海;2007年01期

7 常晓云;;现场笔录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祁创明;;手机短信的证据属性及其提取方法[J];警察技术;2009年01期

9 沈金锋;徐敏;;浅议手机短信的证据效力及其法律保障[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10 朱晓云;;论我国证据规则的完善——以证据属性为视角[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冒金山;;虚化与重构:合议制运作的理想、现实与改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淑娣;;国际贸易行政诉讼与财产权的逻辑关联——全球行政法的分析视角[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舒东龙;曾凡青;;现实之困与求解之策——基于湖南省怀化市两级法院司法救助机制实施问题的实证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晨光;;浅谈行政处罚办案文书与行政诉讼证据[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 昌晖;单位证明材料证据效力分析[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夏瑜 周东生;刑事案件“情况说明”的证据属性[N];检察日报;2011年

3 卯俊民 岳军要;“单位证明材料”的证据作用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申请法律援助须提交哪些证明材料?[N];解放日报;2003年

5 沈泉良 王群;聋哑人主体证明材料不可或缺[N];检察日报;2003年

6 沈峰;甄别立功真假 有赖阳光监督[N];工人日报;2010年

7 龚征;关注《公证程序规则》对银行的影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8 刘少东邋李妍;对虚假公证申请说“不!”[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董秋萍;姜堰法院出台诉讼费缓、减、免办理规定[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张晓敏;细微之处见真情[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兵;民事诉讼中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及其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蒋涛;电子证据属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秦晴;警察出庭作证若干问题的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恒广;论公证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红;论刑事证据种类体系的重构[D];苏州大学;2010年

6 郭丹丹;数字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钊;论揭发型立功的司法认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涛;论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规则[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晏丽君;鉴定结论的审查与认定[D];湘潭大学;2002年

10 杨雄文;民事诉讼中的科学证据[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19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419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2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