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我国行政诉讼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模式与效力难题

发布时间:2019-06-29 23:01
【摘要】:2014年修改的我国《行政诉讼法》建立了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它可分解为六个依次序相连的环节,即审查请求、合法性审查、不予适用、选择适用、公开评述、处理建议。可以用"不予适用"概括附带审查的模式,法院只可以在个案中"不予适用"非法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处理建议,但无权撤销。由于制定机关可能不予回应甚至拒绝接受法院的处理建议,这就会导致法院认定为非法的规范性文件依然有效存在这一难题。法院在我国《行政诉讼法》2014年修改前可依职权主动审查规范性文件,但采用的是"选择适用"上位法模式,不在裁判理由部分评判规范性文件,不存在效力难题。行政复议附带审查也不同于诉讼中的附带审查,复议机关先中止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然后将规范性文件转送有权机关处理,等有了处理结果后再恢复复议程序,因此无需面对效力难题。应当借鉴国外司法审查经验,建立规范性文件的案例指导制度、相对集中审查、增加有权机关及时反馈环节等,以解决此种效力难题。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of China, as amended in 2014, has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collateral examination of normative document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equential links, that is, review request, legitimacy review, not applicable, choose to apply, public comment, deal with suggestions. The mode of "not applicable" can be used to generalize the mode of collateral review, and the court can only "not apply" illegal normative documents and make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them in individual cases, but it has no right to rescind them. Since the enacting authorities may not respond or even refuse to accept the court's handling recommendations, this will lead to the difficulty that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that the court finds illegal remain valid. Before the revis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in 2014, the court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view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s and powers, but it adopts the mode of "choosing to apply" the superior law, and does not judge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in the part of adjudication reasons, so there is no problem of effectiveness. The collater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collateral review in litigation. The reconsideration organ first suspends the examination of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acts, then transmits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to the competent organ for processing, and then resumes the reconsideration procedure after the processing results are available, so there is no need to fac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judicial review, establish the case guidance system of normative documents, focus on the review, and increase the timely feedback links of the competent organ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山东大学青年团队项目“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完善”(项目编号:IFYT1208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希万,张春美;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增多的原因及遏制对策[J];公安教育;2000年12期

2 崔华平;李明霞;;如何做好环境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工作[J];环境保护;2011年18期

3 马在学;张隆明;赵守铁;;行政复议若干问题研究[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4 宗益道;行政复议管辖宜以“块块”为主[J];中国行政管理;1994年09期

5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卫政法发〔2009〕22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9年05期

6 蒋坤;档案行政复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档案;2000年06期

7 ;一级行政复议制[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08期

8 张毅;一例邮政行政复议案的评析[J];中国邮政;2000年05期

9 赵国威;解决我国行政复议问题的基本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项金发,罗建军,舒靖萍;公安行政复议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完善[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牛福静;;论行政复议调解制度[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2 王振清;;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代桂云 滕建泽 王新锋;青岛市政协视察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韩建梅 晓晖;苏北首家行政复议庭[N];扬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薛秀泓;环保总局:行政复议先受理界限不清的申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记者 张辉、通讯员 朱德富;全省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会议在汉召开[N];湖北日报;2006年

5 罗昌爱 莫小松 蒙献平;南宁行政复议将实行庭审制[N];人民日报;2006年

6 刘莘;让行政复议真正成为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周克军;重庆举办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业务知识培训[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艳玲;行政复议成为我州百姓依法维权重要途径[N];大理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李勇;行政复议十年硕果累累[N];湖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樊金钢;行政复议成“民告官”主要法律渠道[N];黑龙江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翔;劳动教养行政复议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黄惠;行政复议前置程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周晋;论我国行政复议适用调解的可行性[D];湘潭大学;2006年

4 梁丽娟;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王金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6 陈菁菁;探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季金华;中国行政复议准司法化改造初探[D];苏州大学;2012年

8 封妮;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完善[D];湖南大学;2014年

9 何晓佳;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衔接[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薛翠红;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0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50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