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德性问题的生态哲学维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10:21
【摘要】:德性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源自个体道德观,是人的语言、行为、生活态度的总和。以生态哲学维度审视德性,可以将其划分为正德性和负德性。正德性是一种对“善”的追求并理性实践的优良品质,是生态的生活态度。而负德性以个体利益为行为准则,否定个体与整体的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德性与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德性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式,法律则是社会共同体的行动准则,,二者有着共同的渊源——道德规范,二者又有着共同的目的——个体与社会的和谐。无论是负德性的泛滥还是违背法律的行为,终将遭到相应惩罚。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德性的典型代表,是绝对利己主义的负德性与合理利己主义的正德性。绝对利己主义的负德性导致当事人家庭生态系统失衡,同时导致自身生态位发展受限。合理利己主义的德性传递的是正能量流动,同时达到自身内在生态与外在生态的和谐。企业法人也具有绝对利己主义的德性。 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德性的典型代表,是绝对利己与损人不利己主义的负德性。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造成这种负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绝对利己主义德性的犯罪主体在犯罪过程中不仅影响外在生态系统,更改变了自身内在生态系统。损人不利己的德性主体其自身精神生态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有些刑事犯罪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法律不仅予以人身、财产上的处罚,还处以恢复生态的处罚。法律对这些人的审判,是一定时间内对被惩罚者生态位的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龙游宇;李晓红;;利己、利他与经济人假设[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石俊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沦丧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6年01期

4 李芳田;;试论全球化时代我国人文精神缺失的根源[J];前沿;2009年05期

5 李世雁;刘静妍;;从生态学的层面以能量流动解析社会发展过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闫咏梅;贾新奇;;严复的合理利己主义与传统道德原则的终结[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姚大志;亚里士多德还是尼采?——麦金太尔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J];学习与探索;2003年03期

8 周全;;安·兰德“理性利己”道德观及其德育意蕴[J];基础教育;2012年02期

9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04期

10 U.梅勒,柯小刚;生态现象学[J];世界哲学;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528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528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