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辩护论的限度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笔者主持的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死刑案件有效辩护论”(项目批准编号:13CFX058) 教育部2010年度青年项目“犯罪论体系的程序效应——以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系为中心”(项目批准编号:10YJC820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纪奎;;从独立辩护观走向最低限度的被告中心主义辩护观——以辩护律师与被告人之间的辩护意见冲突为中心[J];法学家;2011年06期
2 卞建林,李菁菁;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3 陈卫东,刘计划,程雷;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在与未来——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欧洲考察报告之二[J];人民检察;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品泽;姚劲华;;论侦查窃听对隐私权的影响及其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张品泽;;我国刑事立案程序之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志斌;;关于公诉权制约机制的探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林喜芬;;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位阶——兼评中国证据规则的宪法化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马保卫;我国侦查模式的特点及其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汪良敏;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机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静;诱惑侦查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瑞;;论律师辩护权对检察权的制约[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孔璋;;一体与独立之争论及检察一体制论证[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泽明;陈晓东;;宽严相济视野中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单民;上官春光;;和谐语境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公开问题[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钱海舟;王宇航;;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赵靖;;论我国检察机关选择起诉权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徐光岩;;关于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检察机关职权修改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U,
本文编号:2544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54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