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经验、立法、修正:刑事司法附条件不起诉的反思——基于新刑诉法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0-02-19 10:34
【摘要】:2012年修改后的新刑诉法吸纳了近十年来各地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的有益经验,首次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注重刑罚个别化和人性化,充分发挥起诉自由裁量权在构建社会和谐中的作用。然而,立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设计理念、适用范围、所附条件、程序构建等方面尚存不足之处,需要通过重整酌定不诉与附条件不诉的逻辑关系;适当扩大案件的适用范围;细化附条件不起诉的关键内容;加强附条件不起诉的外部监督等路径,完善刑事司法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以刑事和解试点工作经验为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2 李昌盛;;英国未成年人附条件警告制度及其启示[J];人民检察;2012年09期

3 郭斐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2期

4 葛琳;;附条件不起诉之三种立法路径评析——兼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附条件不起诉之立法模式[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皮勇;王刚;;关于我国公诉裁量权的几点建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邓思清;;建立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丽;;“以善代刑”尤可为——浅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价值与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0期

2 叶小舟;;中西方比较视域下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之细探——以考验期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的理论支撑为重点[J];法制与社会;2012年30期

3 庄甜甜;;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2年31期

4 陈佳丽;;浅析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以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年31期

5 王剑飞;;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价值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年33期

6 柯葛壮;;附条件不起诉中“异议”权之保障[J];法学;2013年01期

7 苏苏;;如何实践和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3年04期

8 陈秋婷;;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价值性与施行性[J];法制与社会;2013年14期

9 封红梅;李孝天;;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关系探讨——基于新《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04期

10 姚雪娇;;对新《刑事诉讼法》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施性问题的探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楠;;理性运用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论法治思维下的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哲;公诉裁量权制度改革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邹红;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魏俊国;附条件不起诉适用对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王向娟;论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3年

5 娄莹;探讨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D];广东商学院;2013年

6 卢珊;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完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叶雨晴;刑事诉权与裁判权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8 李冰;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D];河北大学;2013年

9 邵宝文;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秋华;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军;;检察起诉裁量权的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改革[J];东方法学;2009年03期

2 兰耀军;;论附条件不起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魏虹;;论我国检察机关公诉裁量权的多元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彭海青;试析缓诉制度及其可借鉴性[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10期

5 邓思清;完善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约机制之构想[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6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7 阳继宁;;不起诉裁量权的扩张与制约[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8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以刑事和解试点工作经验为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9 吴宗宪;;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黄世斌;洪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裁量不起诉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运行[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茂华;曾璋勇;;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2 戴茂华;;新《律师法》施行后律师调查取证权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宋爱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4 韦学东;梁丽萍;;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5 王晶;;试谈对最高院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程序的若干规定[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4期

6 谢相成;;论刑事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之立法缺陷及完善[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安群;梁丽萍;;对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再审视[J];理论建设;2009年06期

8 刘岩;;浅谈侵占罪诉讼形式的完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郭宗才;张国忠;黄蓓;;民事检察和解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1年01期

10 杜承秀;;民事诉讼回避程序的立法缺陷及完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萌;;环境侵权救济方式的完善——民事公力救济的完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胜;;论新型陪审团的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费国平;周生军;;试论中国陪审制度的特点及其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董丽君;;我国行政诉讼法关于回避主体之规定及其完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卢文福;;浅析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缺陷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许兰亭;;建立证据展示制度 确保律师阅卷权[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高勇年;;在新历史起点上对民事检察权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王令;;关于设立“律师执业案件”追诉立案“听证审查程序”的立法建议[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李旭修;;个案凸现的再审启动权设置缺陷[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旭修;;民事调解书再审启动权的设置缺陷及完善[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经纲 本报通讯员 孙永华;围绕主题抓大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记者 王松苗 通讯员 祝连勇 董长征;用“三个代表”指导检察实践[N];检察日报;2000年

3 王少南;建设现代化法院之初步实践[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赵维清;刑事诉讼管辖上的立法缺陷浅议[N];人民公安报;2003年

5 早报评论员 沈彬;新刑诉法应更多体现当事人权利[N];东方早报;2011年

6 ;积极实践 努力创新[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本报评论员;实践世纪主题的先锋[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丁志武(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实践司法“公正与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李智;从意大利新刑诉法看对抗式模式之缺陷[N];检察日报;2004年

10 肖国忠;陈光中:法学研究切忌坐而论道[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淼;刑事裁判中法律错误的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马贵翔;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及其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钟莉;价值·规则·实践[D];中山大学;2008年

4 谢如程;清末检察制度及其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谢登科;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马健;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娟;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高建明;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路;论民事诉讼中的鉴定人制度及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许祥林;完善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思考[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亮;完善行政诉讼审前准备程序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红梅;从检察权的性质看检察职权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4年

7 袁莉;论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改革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董俊杰;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D];郑州大学;2006年

9 张贺京;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焦国强;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0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580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b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