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基于证据理论的前景构建方法

发布时间:2020-07-16 23:10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成果只重视前景评价而忽视前景构建的问题,运用专家投票技术提出方案结果可能集的推断方法.结合相对比较判断和互补判断赋值的思想构建能够有效提取专家认知信息的概率推断矩阵,并给出其向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转换的定理.在此基础上,将每个专家视为独立证据源,基于Dempster组合规则和DSm P概率转换方法提出前景构建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应用案例模拟分析演示了所提出方法的操作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池丽旭;庄新田;;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偏差与止损策略——处置效应、参考价格角度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2 杜元伟;谭莹莹;段万春;;基于互补判断矩阵的DS/AHP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喜军;张倩;王章华;赵兴奎;;基于前景理论的公路转移交通量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2期

2 刘玉印;刘伟铭;田世艳;;出行者有限理性条件下混合策略网络均衡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3 郑君君;韩笑;;心理异质对前景博弈策略选择影响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于玲;武文静;包龙生;;基于变权-指数型区间层次分析法在就地热再生技术后评估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年01期

5 刘玉印;刘伟铭;吴建伟;;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6 徐红利;周晶;徐薇;;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网络用户均衡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7 王芹芹;王花兰;;新城与中心城间交通方式优化模型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朱卫东;孙宜博;吴勇;陈波;;决策形式背景框架下证据推理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7期

9 杜元伟;韩晨;;一种基于三端点区间数的改进DS/AHP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3期

10 陈振颂;李延来;;基于IITFN输入的复杂系统关联MAGDM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世涛;朱建军;刘小弟;;方案对多维偏好信息下基于后悔理论的群决策方法[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红利;基于有限理性的城市交通系统均衡与拥挤收费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单树峰;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凛;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决策模型及ATIS仿真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张小涛;基于损失厌恶的长期资产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方毅;股市行为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平;考虑下侧风险的资产配置[D];天津大学;2008年

7 邹志云;城市道路网络运营可靠性分析及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张益明;产品市场势力与持股者交易行为[D];复旦大学;2012年

9 陶刚;风险决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王建立;高阶风险厌恶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婷婷;浙江省企业管理者风险决策态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吴军友;基于最优反应动态机制的发电商竞价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芳;不确定性的金融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余成波;建立在前景理论基础上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D];浙江大学;2004年

5 王平;前景理论模型的拓展与修正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杨志勇;基于前景理论的出发时刻和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妍;行为经济学框架下的税收筹划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晁攸丛;基于前景理论的投资者风险态度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尹毫企;基于前景理论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邓小菲;偏股型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申赎行为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峰;赵威;房振明;;新股投资者情绪度量及其与新股价格行为关系[J];系统工程;2007年07期

2 张强;杨淑娥;杨红;;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年07期

3 宋军,吴冲锋;中国股评家的羊群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4 何基报;鲁直;;什么影响着投资者选择卖出或继续持有?[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杨德明;林斌;;信息泄漏、处置效应与盈余惯性[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6 陈彦斌,周业安;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7 陈彦斌;情绪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8 杜元伟;孙永河;段万春;;证据理论的主客观整合推理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06期

9 姚爽;郭亚军;黄玮强;;基于证据距离的改进DS/AHP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0年06期

10 李永鑫;江勇;赵国祥;;基于DS/AHP的人员选拔方法[J];心理学探新;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宜庆;基于证据理论的定量模型的决策方法[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7年03期

2 石春和;梁伟;;D-S证据理论应用中的一种验证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年11期

3 黎湘,刘永祥,付耀文,庄钊文;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修正融合目标识别模型[J];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11期

4 韩立岩;周芳;;基于D-S证据理论的知识融合及其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朱厚任;杨善林;朱卫东;;基于证据理论的公务员绩效评价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6 张军;涂国平;;对D-S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3期

7 谢宏兰;唐军广;;D-S证据理论在群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7年01期

8 钱芳;;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和谐社会的测评[J];统计与决策;2008年20期

9 李岳峰,刘大有;证据理论中的近似计算方法[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10 孙全,叶秀清,顾伟康;一种新的基于证据理论的合成公式[J];电子学报;200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一;沈怀荣;彭颖;;对D-S证据理论几种改进方法的分析与讨论[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郑德玲;汤新蓓;方巍;王俊然;;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专家意见综合方法[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孙怀江;杨静宇;;证据理论的改进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潘巍;王阳生;;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情感辨识算法[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周凌柯;刘瑞兰;;对证据理论检测显著误差的研究[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6 孔鹏程;周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的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韩;方艮海;王勇;;证据理论在机构评价与选型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小平;汪永东;樊阳;;模糊证据理论的深入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谢楠;李靖;李建爽;黄绚烨;;基于证据理论的施工中人为过失改错效果的评估方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10 朱靖;王晨熙;鄢茂林;郑义成;;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身份融合中的改进[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海生;基于证据理论的分类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肖建于;证据理论研究及其在矿井突水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栗峥;后现代证据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缪燕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在矿井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锁斌;基于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及其在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7 肖明珠;基于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处理研究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唐敏;混合不确定性表示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光;基于D-S证据理论的推理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侯俊;证据理论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段林珊;基于证据理论的多源证据分析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周哲;证据理论中的证据生成和融合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俞捷;面向动态多Agent系统的两维D-S证据理论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姝丹;基于证据理论和凸函数证据理论的推理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建良;证据理论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童建军;证据理论及其在决策评价中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史健;基于证据理论的动态融合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保奎;证据理论和基于高斯函数的凸函数证据理论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8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2758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