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

发布时间:2017-08-29 12:36

  本文关键词:论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立案 立案审查制 立案登记制 立审分离


【摘要】:在立案审查制下,“立案难”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民事诉讼实务中。这导致许多群众在无法获得司法救济的情况下寻求“上访”等激烈手段来维权。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推进,各法院已经先后将立案审查制度变更为立案登记制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当事人甚至包括一些律师,对立案登记制并不了解,误以为在立案登记制度下法院对所有的案件都必须无条件的受理。实际上,立案登记制要求法院必须受理案件时有一个前提: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范围”且当事人的起诉满足案件受理的条件。立案审查制规定了法院受理案件的起诉条件,这一起诉条件与立案登记制下的受案范围的差别使得两种立案制度在实务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后果。要了解立案审查制与立案登记制的差别,需要先了解相关概念的区别。其中,受理条件与诉讼要件容易引起混淆,文章通过将我国法律规定的案件受理条件与大陆法系各国的诉讼要件相比较,以确定立案制度相关概念的用法和内涵。由于我国民事立案审查制存在诸如起诉条件与诉讼要件混同,立案审查的结构与逻辑功能混乱,立案门槛趋高,导致纠纷解决的非法性等弊端,早就有学者提出应当改革我国的民事立案制度。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相比,具有如下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立案登记制下,立案法官坚持形式审查,能有效保障当事人参与案件的程序正义;改变立案审查制下立案审查与案件审判分庭抗礼的局面,有效分离法院内部各机构的结构和功能,真正做到“立审分离”;将诉权归为人权范畴,有效保障当事人诉诸法院解决纠纷的基本人权;立案程序由职权干预模式向当事人诉权保障模式转变,有效防范权利干预立案;对社会主体诉权的保障,有利于我国社会文化从厌诉向信任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司法统一。然而,立案登记制度在实践中也可能带来困难,包括缠诉滥诉、加重法官负担,进而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等。我们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完善立案登记制:第一,明确案件受理范围,规定诉状应该达到的条件,立案程序应该当场公开进行,防止缠诉滥诉。第二,对案件的审判受理及是否授予被驳回的案件以上诉权进行分流管理,减轻法官负担。第三,改原先的立案庭为立案登记处,理顺法院内部人员和机构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避免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
【关键词】:立案 立案审查制 立案登记制 立审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立案制度相关概念辨析9-11
  • (一) 受理条件与起诉条件9
  • (二) 实体判决要件、裁判要件与诉讼要件9-10
  • (三) 受理条件与诉讼要件10-11
  • 二、立案审查制度的弊端11-16
  • (一) 立案审查制受理条件与诉讼要件混同11-13
  • (二) 立案审查程序的结构与功能逻辑混乱13-14
  • (三) 立案审查制导致纠纷解决的非法性14-16
  • 三、立案登记制度的意义16-25
  • (一) 有效分离法院内部各机构的结构和功能16-17
  • (二) 有效保障当事人参与案件的程序正义17-20
  • (三) 有效防范权力干预立案20-21
  • (四) 有效保障当事人诉诸法院解决纠纷的基本人权21-24
  • (五) 有效构建新型诉讼文化和促进司法统一24-25
  • 四、立案登记制度可能的困难25-29
  • (一) 导致缠诉滥诉26-27
  • (二) 加重法官负担27-28
  • (三) 浪费司法资源28-29
  • 五、立案登记制度的改革方向29-33
  • (一) 对案件受理范围进行明确29-30
  • (二) 对案件进行分流管理30-31
  • (三) 将立案庭改为立案登记处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淄川区法院实行干警每日工作内容登记制度[J];山东审判;1995年02期

2 从容;苗兴旺;吕天晗;;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4年02期

3 张茅;;依法实施 全面推进 确保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年03期

4 代秀强;;降门槛简手续 创业更容易——《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解读之一[J];光彩;2014年03期

5 ;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J];共产党员;1995年07期

6 范玉喜 ,付涛;“红包”收缴登记制度应进一步规范[J];中国监察;2003年06期

7 黄钟;暂住登记制度制造了一种危险[J];学习月刊;2005年05期

8 施丹莹;;关于建立统一民事身份登记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6年08期

9 吴晓灵;;发挥财产登记制度的配合效应[J];中国人大;2009年23期

10 任晓玲;;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完善[J];现代商业;2011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东;;我国企业行政登记制度研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秀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能否成为反腐利器[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顾玉东;;临床如何搞科研[A];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高级进修班讲义[C];2004年

4 许星宇;陶春和;郑燕琳;陈伟庆;;浅谈快递实名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朝阳;从代表履职考勤登记制度出发[N];南方日报;2007年

2 记者 孙晓陵;市台办建立每月绩效登记制度[N];三峡日报;2007年

3 挥镐;严格余缺报刊的登记制度[N];中国邮政报;2005年

4 首席记者 ,

本文编号:753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753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