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被害人主义”司法及其破解
本文关键词:“泛被害人主义”司法及其破解
【摘要】:审判中心主义的核心要求是一审乃判定罪责的关键环节,侦查、起诉结论并不具有预定的效力,法院可以依法宣告无罪。但是,宣告无罪在中国不仅会使刑事被害人遭受权益受损,而且实质上还可能会使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当地党政机关、普通民众甚至法院也承受不利结果,从而形成了"泛被害人主义"现象。法院通常不得不考虑判决结果,从而使不同判决的选择趋向功利化。权衡的结果通常是有罪判决优先。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破解"泛被害人主义"困境,才能保障审判中心主义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审判中心主义 泛被害人主义 无罪判决
【基金】: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错案风险分配研究”(项目编号:12BFX05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审判中心主义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其核心要求是一审乃诉讼程序认定事实和确定是否有罪的关键环节。1即使经过了侦查机关缜密、细致的侦查,也经过了公诉机关严谨、认真的审查,审理后未达到定罪标准的,法院也不必做出支持公诉的裁判。否则,法院就会沦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桐辉;;案外因素与案内裁量:疑罪难从无之谜[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2 江伟,范跃如;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研究[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3 魏胜强;;当面说理、强化修辞与重点推进——关于提高我国判决书制作水平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于晓青;;司法裁判中的法理与民意[J];法商研究;2012年05期
5 于明;;法条主义、实用主义与制度结构——基于英美的比较[J];北大法律评论;2013年01期
6 张洪涛;;中国法院压力之消解——一种法律组织学解读[J];法学家;2014年01期
7 马剑;;人民法院审理宣告无罪案件的分析报告——关于人民法院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实证分析[J];法制资讯;2014年01期
8 刘计划;;逮捕审查制度的中国模式及其改革[J];法学研究;2012年02期
9 李昌盛;;道德命令与审判公正感受[J];兰州学刊;2014年04期
10 高通;;论无罪判决及其消解程序——基于无罪判决率低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孝清;[N];检察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刘小牛;储育明;;诚信原则的价值与意义:从实体法到程序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周阿红;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李凤梅;;我国农地保护立法价值选择的偏差及其纠正[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9 吴从环;;论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葛先园;;构建刑事预审程序之必要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金晓;;“惯用技术手段”在行政法以及行政诉讼法视角下的探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6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7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沈跃东;;论环境法庭的裁判程序[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纪伟;;正名·定分·成事——法官角色定位之于审判权独立行使[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浩;行政执法中的正当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付华华;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璇;;司法判决书难以文学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奚玮,叶良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赵朝琴;民事判决书改革的理性思考——从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傅郁林;;自由裁量管辖权及其行使——《美国最高法院受案议程表的形成》导读[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储槐植;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6 单晓云;李旺城;;检察机关撤回起诉适用“危机”及改革出路——对北京市近年来检察机关撤回起诉案件情况的实证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唐延明;;反思错案追究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夏婷婷;;论《龙筋凤髓判》中对案件事实的推理方法[J];当代法学;2011年01期
9 朱桐辉;;案外因素与案内裁量:疑罪难从无之谜[J];当代法学;2011年05期
10 马明亮;;司法绩效考评机制研究——以刑事警察为范例的分析[J];中国司法;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伟;王周瑜;;存异难:检察权与审判权关系之忧——以近十年判决无罪人数走势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金友;[N];检察日报;2003年
2 陈光中 陈桂明;[N];检察日报;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对我国无罪判决率的考察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12期
2 高通;;论无罪判决及其消解程序——基于无罪判决率低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4期
3 温建;连续五年保持无罪判决为零的经验[J];人民检察;2000年12期
4 杨斌华;对一审无罪判决当庭释放的几点认识[J];人民检察;2000年12期
5 周刚,李良才;关于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变更质疑[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子红;四起无罪判决案件的启示[J];人民检察;2001年07期
7 史立梅,胡常龙;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之性质与效力探析[J];山东审判;2001年02期
8 范培根;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之评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徐阳;证据不足无罪判决浅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朱汉平;对无罪判决的思考[J];人大研究;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家铭;;试论无罪判决率与公诉案件质量的关系[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夏伟;王周瑜;;存异难:检察权与审判权关系之忧——以近十年判决无罪人数走势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炜;无罪判决率趋低的背面[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2 薛国骏;如何看待无罪判决[N];检察日报;2004年
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检察院 徐国平;证据不足无罪判决不应单独陈述[N];检察日报;2008年
4 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检察院 仇新华;对待无罪判决应持宽容态度[N];检察日报;2009年
5 甘肃省武威市检察院检察长 陈其功;应理性看待无罪判决[N];检察日报;2010年
6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 余双彪;理性对待无罪判决[N];检察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无罪判决触痛美种族问题伤疤[N];光明日报;2013年
8 记者 王丰丰;枪杀黑人案无罪判决触痛美种族问题伤疤[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李乐平;理性面对无罪判决[N];人民法院报;2013年
10 杨涛;“等不来无罪判决”中的法律陷阱[N];深圳商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明;论英国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及其借鉴[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仇新华;无罪判决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永进;无罪判决的中国实践[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王周瑜;刑事案件无罪判决面临的困境及出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4 龙凤;以撤回公诉方式替代无罪判决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5 徐曼;我国无辜被告人无罪判决难的成因分析和改革对策[D];苏州大学;2014年
6 邢德远;刑事诉讼中的无罪判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刘文瑜;论“依法不予认定”[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8 李涛;论司法认知[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7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75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