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不上诉之合意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事诉讼中不上诉之合意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不上诉之合意 诉讼契约 诉讼行为 程序选择权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论证不上诉之合意这种类型诉讼契约的性质及其存在的法理基础,并在认真总结其要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针对其发生争议时的处理方式。最后,通过比较域外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相关态度和总结我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从而探求构建我国不上诉之合意制度的路径。本文共三万余字,从以下五个部分对不上诉之合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不上诉之合意的基本问题界定。笔者从不同学者对不上诉之合意的定义着手,结合此种诉讼契约的自身特性,对其含义进行界定,并将其与类似制度进行区别。进而对学术界关于其性质的学说进行列举分析,将不上诉之合意定性为诉讼行为。第二部分:不上诉之合意的法理基础。不上诉之合意存在的理论基础---私法自治原则的渗透、程序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对诉讼经济与效率的追求;由于确定性原则和可上诉裁定需排除的原因,对其合法性进行界限;虽然达成此种合意会发生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与审级利益的冲突、当事人处分权与法院审判权的碰撞、合意内容与一审终局判决内容的关系衔接问题,但这些都是合理存在并能被恰当解决的。从上述三个大方面,对不上诉之合意的法理基础进行论证。第三部分:域外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相关态度。通过梳理德国、日本、法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此合意的态度,从而为我国构建不上诉之合意制度提供借鉴。第四部分:不上诉之合意的要件及处理方式研究。通过分析此合意的要件,进而研究针对此合意发生争议时的不同处理方式:合意若被履行完毕后,于情于法,不能发生当事人得到双重给付的现象;一方当事人违反此合意的内容又提起上诉,由于其诉讼行为的性质,不上诉之合意的效力应该得到认可,则法院应裁定驳回上诉;若诉讼系属后一审判决宣告前达成的此合意的程序性内容存有瑕疵、一审判决宣告后上诉期间届满前达成的此合意的程序性或实体性内容存有瑕疵,此时这些有瑕疵的合意都应得到救济。第五部分:我国不上诉之合意制度的构建。分析我国不上诉之合意制度现状的前提下,具体阐释了构建我国不上诉之合意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大胆提出对不上诉之合意进行立法的建议。
【关键词】:不上诉之合意 诉讼契约 诉讼行为 程序选择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不上诉之合意基本问题界定9-18
- (一)不上诉之合意的定义9-12
- (二)不上诉之合意与相关制度的比较12-14
- (三)不上诉之合意的性质界定14-18
- 二、不上诉之合意的法理基础18-26
- (一)不上诉之合意的理论基础18-21
- (二)不上诉之合意的合法界限21-22
- (三)不上诉之合意涉及的制度碰撞22-26
- 三、域外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态度26-30
- (一)德国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态度26-27
- (二)日本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态度27-28
- (三)法国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态度28-29
- (四)我国台湾地区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态度29-30
- 四、不上诉之合意的要件及处理方式研究30-41
- (一)不上诉之合意的要件30-34
- (二)关于不上诉之合意的处理方式研究34-41
- 五、我国不上诉之合意制度的构建41-47
- (一)我国不上诉之合意制度的现状41-42
- (二)我国构建不上诉之合意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2-45
- (三)不上诉之合意的立法构建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力;;事实探知:当事人对论构造的法理分析——以裁判形成过程中当事人程序权的保障机制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2 赵会平;;当事人的恋母情结与司法的母性关怀[J];中国检察官;2007年09期
3 李艳霞;从起诉条件看对当事人起诉权利的保护[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程子刚;;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知情权[J];法制与社会;2013年20期
5 王丹;民事准备程序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的分担[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唐力;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兼论“以当事人为本”之诉讼构造法理[J];现代法学;2003年05期
7 饶艾,曾红宇;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判例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8 侯永宽;;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废除——以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吉玉泉;;诉讼关系模式的转换与律师费用转付制度的可行性探讨——兼述当事人主义诉讼关系模式下律师的功能、地位[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饶艾;曾红宇;;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判例法[J];外国法制史研究;2002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红兵;;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审判者的诉讼职能[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2 赵允玲;;当事人处分权和辩论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互动关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饶艾;曾红宇;;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判例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4 周伟;;论民事司法中的程序协商——以弥合审判公正感差异为视角[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5 宣锦虹;谭云;;坚守与前行:法官角色的职业化定位——以2012年度全国法院部分优秀法官为分析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6 单云娟;周立;;能动司法背景下的民商事案件争点整理技术方法分析——以保障审判权有效运行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岳;;民事审判权缺位的程序性规制——“不予处理”式判决的实证考察和规范化思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明文;重审程序可适当简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毛玲;当事人自主权与法官程序控制权的平衡[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韩元恒 丁力辛;一切为了人民[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云利珍;树立法律权威从程序公正开始[N];学习时报;2008年
5 晏向华;诉讼制度:符合国情才是最好的[N];检察日报;2004年
6 孙永全;试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沉默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 邵泽毅;九步走来天地宽[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常旭日;为促进山西改革开放提供司法保障[N];中国贸易报;2008年
9 刘立霞;证据交换立法尚需细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10 黄长营;美国法院的审判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玲;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杨艺红;诉讼突袭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崔婕;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嘉军;民事诉讼契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志勇;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武汉大学;2004年
2 邓继好;当事人取证的程序保障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陈建斌;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郭元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孔令营;论当事人取证权利的程序保障[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宇凤丽;论民事诉讼上的自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周和凤;论涉他利益自认行为的效力[D];复旦大学;2008年
8 何庆玲;论民事自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春;当事人收集证据权利的程序保障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10 赵子龙;论自认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59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75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