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证据概念及其分类制度批判——法解释学角度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12 18:32

  本文关键词:证据概念及其分类制度批判——法解释学角度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证据 概念 证据种类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概念及分类作出一定调整,但仍存在若干问题。在我国的证据立法中,是有必要对证据的概念进行界定的。目前的"材料说"虽然用语仍不够严谨,但能够克服"事实说"的弊端,扩大证据准入的范围。"情态证据"等证据形式不能被容纳入证据的范围,并非"材料说"所致,而是缘于对"事实"的界定过于狭窄以及不合理的法定证据形式。由于立法维持了证据的封闭式分类模式,该模式具有逻辑不周延、标准不清晰、不利于法庭证据调查等弊端,对此可通过法律解释方法,扩展证据种类的范围,并通过司法解释对部分证据的所属类型及调查方法进行调整。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证据 概念 证据种类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原理及运用研究”(项目编号14AFX014)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证据的概念及分类制度,是证据制度立法及证据法学研究的基础,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概念及分类的规定,却成为长期以来困扰我国证据法学研究和司法实务的一个突出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出台时,对于证据的概念及其分类制度作出了两项重大修正:一是为避免原先立法表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敏远;;论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转变[J];法学家;2012年03期

2 龙宗智;证据分类制度及其改革[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信会;秦小雅;;中立证人观与民事证人评价制度的建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高一飞;林国强;;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证据部分[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3 文庭婷;王万宇;;论电子证据的种类归属[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4 辜恩臻;;论民事诉讼中的审判权与技术权——以海事诉讼为实证背景[J];法律适用;2007年08期

5 郭华;;刑事鉴定制度修改的背景、争议及解读[J];证据科学;2012年02期

6 陈卫东;刘计划;;2005年刑事诉讼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6年01期

7 廖耘平;;我国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之人证的证据能力问题[J];法学;2008年01期

8 郭华;;切实保障刑事诉讼法中司法鉴定条款的实施[J];法学;2012年06期

9 徐星;;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10 闫富强;张然;;浅析我国民事证据的法律分类[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邦武;刑事传闻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于南;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尚华;论质证[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肖承海;多维视角下的刑事辨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明;证据证明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志刚;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蒋鹏飞;欺诈性侦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邱丹;行政案卷排他性规则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王晓利;民事补强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论刑事证据种类体系的重构[D];苏州大学;2010年

2 贺建勇;试论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效力[D];南昌大学;2011年

3 樊传明;司法审判中事实认定错误风险的成因[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小恺;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侦查取证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雷洋;正义的代价[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何文涛;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胥著华;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钱蘅;刑事推定规则功能与结构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9 雷富阳;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与适用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罗锦;纪检监察证据转换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龙宗智;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J];法学;2000年03期

2 王敏远;;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及《刑事诉讼法》的修改[J];法学;2008年07期

3 裴苍龄;论证据的种类[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4 龙宗智;证据分类制度及其改革[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5 龙宗智;;取证主体合法性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6 刘惠修;刑诉法“视听资料”应修改为“音像、电子资料”[J];人民检察;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晶,张弘;从功能视角看证据的属性[J];人民检察;2005年21期

2 黄园;;对证据概念及特征的再认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2期

3 何家弘;;关于创建“证据调查学”的构想[J];法学家;1996年06期

4 何家弘;证据调查方法探源(续)[J];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5 周惠博;;理论的突破 实践的先导——评《证据调查实用教程》[J];证据学论坛;2001年02期

6 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7 谌宏伟;;“证据调查”之误读与重释[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王莉;;网上证据新论[J];河北法学;2011年11期

9 何家弘;;证据调查制度的改良之策[J];法制资讯;2012年06期

10 裴苍龄;;形式证据观的终结——四论实质证据观[J];河北法学;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勇;建立证据调查令制度初探[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程雷;用制度保障采纳无罪与罪轻证据[N];法制日报;2005年

3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郑万宏 李玉萍 关淼;专门调查体现审判职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主任 孙远;从薄熙来案看证据问题[N];检察日报;2013年

5 张吉喜;德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禁止[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陈建平;安宁人依靠证据“打官司”[N];云南日报;2003年

7 齐树洁;证据制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郑万宏 李玉萍 关淼;从司法鉴定到证据调查[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国华;通过证据法则的司法人权保障[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崔欣;我国民事诉讼中建立调查令制度之设想[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惊天;法官证据评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孙义刚;证据契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金玄默;论证据裁判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红枫;行政处罚证据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爱军;身体证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赵一铭;刑事法官庭外证据调查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廖钺铃;域外证据的取证与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任怡;侦查阶段证据调查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征宇;论技术性证据调查制度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裴婷;论刑事瑕疵证据[D];山东大学;2012年

7 莫士龙;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展示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刘倩霞;刑事瑕疵证据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舒辉;论刑事庭审证据调查[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时刚;税务稽查证据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38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838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