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错案形成原因及纠正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刑事错案形成原因及纠正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佘祥林、赵作海等冤假错案的曝光,刑事错案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于国家司法体系产生了质疑。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很多,诸如八九十年代法制的落后、当地政法委的干预、侦查手段不发达、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等。冤假错案既已形成,牢狱之灾业已遭受,被判处死刑者也无法生还,此时更为重要的则是考虑如何纠正并进行赔偿,给予受害者及其家人“迟到的正义”。在对被冤者做出相应国家赔偿后,为回应民众对司法改革的期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于2010年6月25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文件的出台,再加上刑事司法领域的相关改革,我国刑事司法体制看似已经可以有效预防并纠正错判案件。但是,2014年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呼格吉勒图案及聂树斌案再次对我国刑事司法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两件案件相同之处在于受冤者都被判处死刑且已执行多年,不同之处在于呼格吉勒图案获得了正义的判决,而聂树斌案仍在诉讼道路之上。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者对于“错案”的概念理解不同,而只有被定义为错案的案件才有纠正之说,因此本文首先对刑事错案的概念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刑事错案概念的几种学说,以及司法实践中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刑事错案概念的定义,探索刑事错案其真正应有含义。其次对刑事案件在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容易形成错案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利用相关实例进行佐证,分析总结我国刑事错案的形成原因。同时主要采取比较法的方法进行横向比较,将英国的刑事案件复审委员会制度、美国的“无辜者项目”和DNA洗冤工程、法国以及德国的再审启动程序与我国的错案纠正模式进行对比并提出借鉴意见,从而提出完善我国错案追究纠正机制的建议,建议改善诉讼环境,排除外来干预,提高司法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推广“无罪推定”思想,建立司法工作人员责任终身制,以及完善再审制度等。通过源头“治理”,减少甚至杜绝“冤假错案”的产生,从而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我国司法的公平正义。
【关键词】:刑事错案 原因分析 纠正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一、刑事错案的概念分析11-15
- (一) 学术界观点11-14
- 1. 客观说12
- 2. 主观说12-13
- 3. 主客观统一说13
- 4. 程序违法说13
- 5. 小结13-14
- (二) 司法实践中的定义14-15
- 1. 不同地区刑事错案的定义14-15
- 2. 小结15
- 二、刑事错案形成原因的分析15-19
- (一) 侦查阶段刑事错案的形成原因16-17
- 1. 侦查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16
- 2. 侦查人员“有罪推定”思想16-17
- 3. 侦查人员严重违反程序17
- (二) 起诉阶段刑事错案的形成原因17-18
- 1. 检察机关监督机制失灵17
- 2. 检察权独立性欠缺17-18
- 3. 不合理的年终考核机制18
- (三) 审理阶段错案的形成原因18-19
- 1. 庭审形式化18-19
- 2. 律师角色缺失19
- 3. 审判权独立性缺失19
- 三、各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9-23
- (一) 各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20-21
- 1. 英国的刑事案件复审委员会20
- 2. 美国“无辜者项目”和DNA洗冤工程20-21
- 3. 德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21
- 4. 法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21
- (二) 各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1-23
- 1. 设置专门的刑事错案发现机构21-22
- 2. 依靠科学技术纠正刑事错案22
- 3. 充分发挥普通群众或媒体在刑事错案发现中的作用22-23
- 四、完善我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的建议23-27
- (一) 从刑事活动环境及制度方面的建议23-25
- 1. 改善诉讼环境排除外来干预23-24
- 2. 推广“无罪推定”原则24-25
- 3. 完善再审制度25
- (二) 从司法工作人员能力及责任方面的建议25-27
- 1. 建立司法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制度25-26
- 2. 建立司法工作人员责任终身制26-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1
- 致谢31-32
- 研究生履历32-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明;;刑事错案预防的宏观对策研究[J];人民检察;2006年18期
2 尹吉;;也谈刑事错案[J];人民检察;2006年18期
3 王晓霞;;刑事错案认定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人民检察;2006年22期
4 刘品新;;当代英美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陈立云;;疏议刑事错案界定之论争[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6 吴四江;;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崔敏;王乐龙;;刑事错案概念的深层次分析[J];法治研究;2009年01期
8 王乐龙;;刑事错案概念再分析[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崔敏;王乐龙;;刑事错案概念的深层次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柯少婷;;刑事错案的防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应敏骏;;海恩法则和墨菲定律在减少刑事错案中的应用[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2 段体操;;“留有余地”的裁判方式——兼论司法预期与判决成效之背离[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赵孝祥;;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如何防止冤假错案——预防职务犯罪刑事错案的几点思考[A];贵州法学(2014年第2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刘宪权;美国:四步构建刑事错案防控与问责[N];法制日报;2013年
2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刑事错案原因与对策的域外观察[N];检察日报;2013年
3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许身健;媒体与公众应理性对待刑事错案[N];检察日报;2013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卫东;刑事错案:由个案救济走向制度救济[N];检察日报;2013年
5 郑明纬 上海;德国的刑事错案纠正机制[N];人民代表报;2013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错案研究中心 冯春霖;英国刑事错案及其改革[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错案研究中心 朱梦妮;澳大利亚刑事错案的成因[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本报通讯员 刘桃荣 罗永鑫 杨玲娜;刑事错案防范:健全机制是破题之径[N];检察日报;2014年
9 记者 石国胜;杜绝非法取证 防止刑事错案[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云华;刑事错案背后有非法取证阴影[N];宁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春刚;刑事错案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士渠;刑事错案的证据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凡;刑事错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高家雯;我国当代刑事错案产生原因及预防之法理解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利云;我国刑事错案防范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成晓莹;刑事错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王莉莉;我国刑事错案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祖克热汗·买合木提;我国刑事错案的成因及预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朱楠;我国刑事错案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黄冬英;我国刑事错案纠正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齐乐;我国刑事错案成因分析及其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10 于s,
本文编号:86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86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