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程序法事实的三维度分析——新的证明对象、裁判对象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发布时间:2017-09-19 07:37

  本文关键词:程序法事实的三维度分析——新的证明对象、裁判对象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更多相关文章: 程序法 事实 裁判 证明 法律关系


【摘要】:程序法事实可分为两类四种。随着2010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出台,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我国第一次出现了程序性裁判机制;程序性裁判的初步确立,也因此使程序法事实证明3第一次能够在实然状态下被运用;而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也因程序性裁判和程序法事实证明的出现而出现。今日之程序法事实于中国刑事诉讼而言,同时但当着三个重要的角色——新的裁判对象、新的证明对象和新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因此,从程序性裁判、程序法事实证明和程序性裁判(程序法事项裁判)法律关系三个维度对程序法事实进行分析和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关键词】程序法 事实 裁判 证明 法律关系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程序法事实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2010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出台,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以及此后一系列司法解释的颁布,我国第一次出现了程序性裁判机制,针对非法证据排除这一程序法事项的制度化的司法审查程序第一次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永生;论刑事诉讼法的可诉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玮;黄海龙;;论被害人参与疑罪不诉程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刘威;;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3 谢佑平;江涌;;论我国以人为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应有结构——科学发展观的刑事司法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4 方凡佳;;从程序价值看我国刑事诉讼中重复追诉问题[J];才智;2009年18期

5 胡之芳;唐元华;;论我国量刑证明标准的构建[J];武陵学刊;2011年02期

6 王迎朝;;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之抉择——对“佘祥林案”和“辛普森案”的对比分析[J];沧桑;2008年06期

7 董伟华;;试析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J];沧桑;2009年02期

8 管锋;;论刑事预审在我国的构建[J];沧桑;2009年02期

9 杨鹏举;;论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司法裁判的介入[J];沧桑;2009年03期

10 贺国瑞;;试论刑事诉讼和解职能[J];沧桑;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培华;秦新承;;检察环节律师辩护权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永杰;;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程序与社会正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3 黄琪;谢锐勤;;看得见的正义:刑事被告人知悉制度透视——以法院/法官的行动选择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陈盎然;李琛;;并不仅仅是“接力赛”——刑事法官阅卷行为的观察、反思与展望[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熊裴彦;林忠明;;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杨凯;;三位一体:刑事审判的思维、理念与技能[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周均增;;专职或集中:法治思维中的简易程序公诉案件出庭模式[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凤超;现代刑事司法正义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唐世齐;刑事判决说理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万毅;财产权与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5年

9 任蓉;陪审团审判机理与实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焦鹏;诉讼证明中的推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2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贺恒;刑事诉讼告知规则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陶涛;论我国个案请示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阳;构建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余磊;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征宇;论技术性证据调查制度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吕静;我国死刑量刑程序独立性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晓婴;浅析我国行政处罚证明标准体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琳;;量刑证据初探[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孙远;;证明对象、要件事实与犯罪构成[J];政治与法律;2011年08期

3 王春芝;;论辩护性证明理论的建构[J];政法学刊;2011年03期

4 于冠魁;;论专家证据的扩张与限制[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陈俊,阮殙;浅评《证据规定》之当事人举证[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王一博;戴萍;郑华友;代升龙;;职务犯罪证据体系的构建[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珂;杜宇红;刘永初;;论定罪前提下刑讯逼供罪的证明对象[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12期

8 陆宇峰;;论现代社会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1期

9 华夏;;简析证据充分的含义[J];法学家;1987年06期

10 申云天;转变执法观 注重程序法[J];人民检察;199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首佳;;实现依法裁判的途径[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刘蜜;;也论程序法是法治的核心——董必武法治思想探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3 王永杰;;从实体法治到程序法治:我国依法治国的新进程[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王晓;;论法哲学视野中的证明对象[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韩开成;王健;刘杰;;职业联赛中裁判“黑哨”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与制度防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江滨;;侦查活动中回溯推理的结构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温书贤;;论制定法医鉴定程序法的必要性(摘要)[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8 朱越彤;刘珊珊;;我国聋人篮球竞赛现行裁判方式的分析[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9 徐志;黄丽娜;;顾客异议的三因素构成及应对策略[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戈炳珠;;对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裁判手册若干条款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宏耀;我国应当确立行政简易裁判程序[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肖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法官如何依举证责任下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高进;申/赵征服裁判有难度[N];中国体育报;2001年

4 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袁江华;专业裁判思维的统一[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记者 卢林峰 通讯员 黄瑜蓉;依法裁判与调解相结合 促企业良性竞争互利共赢[N];法治快报;2009年

6 ;法官“逃避裁判义务”怎么办[N];国际商报;2004年

7 王强;市场是最终的裁判[N];国际商报;2004年

8 记者 高鹏;崔大林:足坛将抓体改,裁判涉案“不意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陈述;菲律宾的“职业裁判”[N];中国体育报;2001年

10 卢晶 赵欣;杭州:裁判书不再板着脸[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峰;法治理念下的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金玄默;论证据裁判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立志;船舶物权登记论——实体法实现的程序进路[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曲阳;日本中世法略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王雄飞;检察官证明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惊天;法官证据评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陈乐;新闻客观性原理的法律解读[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国;程序法文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忠铭;论民事诉讼证明对象[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王晓茹;民事证明对象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曾立斌;论程序法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帅;量刑的证明对象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6 李洁;论我国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筱s,

本文编号:880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880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