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之路在中国——论宪政价值观在中国的变迁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nd legal culture and the dev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and establishing constitutional values, the constitutional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 has changed in the conflict with Chinese tradition and reality, and its spirit has been far away from the inherent stipulation of constitutionalism for a long time, and tends to "instrumentalism" and "nihilism". Now, under the concept of modern Chinese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gradually on the right track.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D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康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实现公正[J];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2 马小红;;百年中国宪政反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卢云;法律模式转换: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J];中国法学;1994年01期
4 白春阳;;“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梅,王邦翠;立宪派与清廷决裂时间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王开玺;1907年安庆起义与晚清政局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黎俊祥;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卞修全;清末地方自治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5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6 马陵合;;从“联美”到均势外交——清季币制借款的外交功能及其缺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王蕾;;浅析清末修订《大清律例》的原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9 王双见;;试析晚清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吕震乾;;试论清末修律对中国近代法制转型的影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正中;;中国国际私法词源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2 宝丽娜;;张君劢宪政思想及其实践评析——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云田;;清至民国管理蒙古事务机构的演变[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4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5 罗检秋;;“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6 罗检秋;;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周育民;;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统一”——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苏沪行政关系[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1年
8 龚书铎;宋小庆;;辛亥革命时期文化四题[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1年
9 张朋园;;议会思想之进入中国[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姝慧;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3 欧阳湘;近代广东司法改革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4 虞瑾;论我国银行法体系的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钟瑾;迷失在权力的漩涡[D];上海大学;2010年
6 林士俊;清末边疆治理与国家整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郭继武;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黄家镇;德国流通式不动产担保物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吴斌;《大公报》宪政言论分析(1902-1949)[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业鹏;理势之间:从排满到无政府主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陈伟奇;中国古代刑法亲属容隐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洪;从司法独立原则论我国审判体制改革[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宝东;试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途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陶花;从我国宪政建设的历史看我国公民权利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7 王景丽;张伯苓学校体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8 王钰梅;对中国宪政文化的反思[D];河北大学;2009年
9 夏雪梅;《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任学;试论汪荣宝的宪政思想[D];河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秀风;;浅析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法治建设[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齐欣;;试论执政道德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3 盛显容;;“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诉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王萍;;再谈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J];丝绸之路;2010年06期
5 王大伟;;试论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宗教管理方式的完善[J];丝绸之路;2010年06期
6 伍元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民族习惯法——以彝族习惯法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7 程亚丽;;和谐社会环境下浅析经济法体系建构与价值实现[J];华章;2010年02期
8 何云飞;;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与和谐社会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刘洛汐;;中庸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戴春平;张庆平;;法治型和谐社会构建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旭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吴珠琳;;携手共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郭翎;周忠j;何燕;;北京园林植物60年变迁[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4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赵晓光;;生态文明新理念[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张修玉;许振成;胡习邦;赵晓光;;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徐国萍;项建富;;秀洲民间绘画:从和谐走向现代新样本[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傅思明;张鑫;;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刍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林超;李晨陶;;天津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变迁初探——以体院北、老城厢居住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辛英含;;社会工程——人类消解社会危机的新工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郭振清;还有比人命关天更大的“利益”吗[N];工人日报;2008年
2 北京科技大学 马粹;环境生态如何成为了女性主义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于文秀;论生态文明的自我范式[N];光明日报;2008年
4 东平;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N];天津教育报;2008年
5 张力;建立宏观教育的“坐标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市监狱政治处;法治理念是新形势下做好监狱工作的先导[N];通辽日报;2007年
7 汪政;公共写作的伦理[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研究员 李林;法律实施不尽如人意的深层原因[N];北京日报;2007年
9 高凌;立宪运动与宪政工具主义[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高杨;民营企业家要多一点儒商精神[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相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晓春;中国国有企业制度的系统性及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7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凤梧;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综合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刘华初;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凯丽比努·阿不都热合曼;从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论回鹘人行为态度的伦理化[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爱芬;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舒;现代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丽丽;壮汉文化融合与广西和谐社会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锡春;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文雷;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郭立峰;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尹丽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斌彬;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公民意识培育[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黄晓玉;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及其现实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苗有弟;转型时期中国政治文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6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2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