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当代中国特邀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8 08:55
【摘要】:论文分六部分共十二万字。 在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由来、选题的研究价值、相关研究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其余五章分别为“当代中国特邀制度概说”、“民主制度与特邀实践”、“监督制度与特邀实践”、“特邀制度的理论基础”、“特邀制度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当代中国特邀制度从实践论、认识论和发展论的角度予以研究。 在第一章“当代中国特邀制度概说”部分,笔者主要描述了当代中国特邀制度在中共党内、中共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特邀制度的基本内涵,并从特邀主体、特邀对象、特邀标准、特邀技术等基本要素方面对特邀制度进行剖析,对特邀制度的精英吸纳和参与动员功能、实质合法化功能进行了阐释。 在第二章“民主制度与特邀实践”部分,笔者将当代中国的民主制度分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其载体分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梳理了特邀制度在这两大领域的不同实践,揭示了特邀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同时揭示了特邀制度的现实困境。 在第三章“监督制度与特邀实践”部分,笔者运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当代中国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制度中的特邀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内在弱点和缺陷。 在第四章“特邀制度的理论基础”部分,笔者分析了当代中国特邀制度的理论基础,把党建理论与特邀党代表制度、统一战线理论与特邀政协委员制度、选举理论与人民代表“戴帽”选举的做法、监督理论与特邀人民监督员制度、司法理论与特邀人民监督员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力图寻找特邀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与法律理论的内在联系。 在第五章“特邀制度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部分,作者运用身份政治理论将特邀制度置于身份社会中进行研究,指出特邀制度属于精英民主、可控民主的范畴。运用法的合法性这一理论工具,指出了特邀制度是当代中国法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之间对立的产物。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需要继续推进政协委员的特邀制度,摒弃中共的各级代表大会中的特邀党代表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戴帽代表”做法,积极探索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中的特邀人民监督员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崇义;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有生机和活力的制度[J];人民检察;2004年02期

2 黄曙,陈艳;人民监督员制度探讨[J];人民检察;2004年03期

3 ;我省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初步经验[J];人民检察;2004年04期

4 孙翠林;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点思考[J];人民检察;2004年06期

5 马增民,王学臣;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可行性[J];检察实践;2004年02期

6 徐程;加强腐败治理——透析人民监督员制度[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陆鹏程;人民监督员制度若干问题评析[J];检察实践;2004年04期

8 徐国平;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三个完善[J];检察实践;2004年04期

9 马雪梅;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之我见[J];检察实践;2004年05期

10 徐泽军;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艳;;对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制化问题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张兵;邹国平;黄祖旺;;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立法建议——以安徽省池州市三县一区为例[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岳丽颖;;论现代法治框架中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建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易珍荣;;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龙渊;;人民监督员制度基本问题研究[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刘庆华;李薇薇;赵文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周一志;;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探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吕光明;;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践中的思考与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吕毅平;何红云;刘玉洪;;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点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韩春雁;;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之设想[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陈光中;应立法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施[N];法治快报;2007年

2 陈光中;应考虑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N];法制日报;2007年

3 王丽丽 郭清君;人民监督员制度亟须立法保障[N];检察日报;2006年

4 ;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发展 在发展中完善[N];检察日报;2006年

5 过虹;人民监督员制度研讨会在衡水召开[N];检察日报;2007年

6 顾书进 吴宗华;南通市开发区检察院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康君邋吴军;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徐健 张日元;浅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本特征[N];江苏经济报;2008年

9 欧旭东邋董华浩;人民监督员制度急需健全法律规定[N];工人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徐盈雁邋林中明;增强人民监督员制度公信力[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玲;当代中国特邀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满玖;论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D];湘潭大学;2007年

2 李崇涛;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邱宇;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赵彩宇;人民监督员制度探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李新奇;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完善[D];河北大学;2011年

6 胡烨;论人民监督员制度[D];苏州大学;2005年

7 程立永;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杨志;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08年

9 赵艳强;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陈劲睿;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1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51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e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