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宪政理念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23 14:24
【摘要】: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中国宪政的历史自近代宪政运动发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其间有关宪政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从未间断过。作为一种现代政治体制的价值选择,宪政理念是人们关于宪政及如何实行宪政的理性认知,对宪政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宪政理念,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宪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宪政之路第一次真正走上了正途。然而,社会转型期的国内社会环境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当代中国的宪政理念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顺利应对挑战,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理念,就成为当代中国执政党宪政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宪政理念及其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一、引言。简要阐述了目前国内关于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二、第一章宪政与宪政理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宪政”概念的内涵界定,主要从宪政一词的考源,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关于宪政概念的界定,以及宪政的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二部分是宪政理念的学理解释,介绍了理念、宪政理念的概念,以及宪政理念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宪政理念对宪政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三、第二章当代中国的宪政理念,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历史发端、逻辑演进、基本内容和实践功能。这一章在分析了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历史发端和逻辑演进之后,重点阐述了当代中国宪政理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笔者在对宪政理念的充分理解和综合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四个方面的内容: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价值诉求、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当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执政理念。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实践功能。 四、第三章是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反思和完善。主要分为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价值缺失、实践挑战、完善路径和发展趋势四个部分。本章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价值缺失和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践挑战,从而反思如何完善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给出了完善的路径思考,并分析了当代中国宪政理念的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1
本文编号:2596849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政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年01期
2 陈纯柱;夏燕;;论社会主义宪政的中国模式[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3 朱春艳,陈凡;理念"概念的起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王三秀;社会转型与宪政秩序的构建──我国转型时期宪政建设特殊性研究[J];当代法学;2001年07期
5 殷啸虎,张海斌;政治文明与宪政文明关系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殷啸虎;论“政策性修宪”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郭道晖;;宪政简论[J];法学杂志;1993年05期
8 张庆福,任毅;论政治文明与宪政发展[J];法学杂志;2004年03期
9 许崇德;;宪政词辨[J];法学杂志;2008年02期
10 郭道晖;民主的限度及其与共和、宪政的矛盾统一[J];法学;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6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9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