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4-03 12:57
【摘要】: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形成、功能及其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趋势作了全面的分析,秉持依法治国的要求,探索民族自治地方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实践中利用和在执法上完善这一重要的财政照顾政策,更快地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和分税制等关键词的名称由来与含义进行简述,分别从学术研究和实践考证两方面加以介绍,提出本文论题的现实意义。 一、移支付制度的基本理论。主要通过对转移支付制度的形成原因、理论依据、功能、类型与特点的分析,全面论述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 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创新及其现实依据。该部分是对“绪论”问题提出的延伸与重新思考。从中央与地方格局变化、经济大环境变化及法律和政策环境变化等四个大方面,归纳出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政治依据、经济依据和法律、政策依据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实践历程及存在问题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详细归纳总结财政转移支付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含义和表现类型及其实践效能,并围绕实践过程中的“分税制”与“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等两个重大事件从正反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国外单一制国家财政支付制度的实践发展特点,查找出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中的阻碍因素,,阐述了正确落实修改后《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转移支付制度得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决定因素。 四、设想及具体措施。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定《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 制度实施办法》的观点并详细阐述了应体现的思想内容和原则:实行规范的民 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财政补偿制度和建立民族地区开发投融资政策 优惠机制以及建立广泛意义上的综合转移支付政策体系的构想。 结语。总结全文:完善民族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 选择,并简要地提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2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W R僭簳莒端瞊玶>干塔吉克族自治S@等民族自治地方的成立同意P櫚竲f新疆省人民委T醙的批覆[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5年05期

2 都淦;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J];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06期

3 赵京辉;略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婚姻法的变通规定[J];民族研究;1988年06期

4 覃立新;;正确解决领导权与自治权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5 牟军;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权的界定[J];思想战线;1994年04期

6 杨灿瑜;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滞后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7 金枫;把握机遇 促进发展──1997年辽宁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及经济增长特点与思考[J];满族研究;1998年04期

8 周伟;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立法权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1期

9 敖俊德;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怎样修改的[J];中国民族;2001年04期

10 李瑞;;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法律保障[J];实践;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健君;;论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自治权制度[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2 刘白露;;民族地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杨文顺;;浅谈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文明建设[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司马俊莲;;论我国民族法制的完善——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思考[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光明;;市场经济话民族[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6 李俊清;;政治生态主义视阈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红梅;;论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行政权[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牛星丽;;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能力提升与构建和谐社会[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由植;刘仲森;;黔南州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与实施自治条例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李成武;;多元社会里的自治与统一——论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苏莉 通讯员 陈莎;加快发展共同繁荣[N];湖南日报;2011年

2 程丽红 李树果;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省民委党组书记 主任 吴军;关于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两加一推”的路径思考[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段尔煜;重视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N];云南日报;2003年

5 段尔煜;谈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环境[N];云南日报;2004年

6 于兴隆;发展经济 加强团结[N];中国企业报;2002年

7 ;1955年中华民族大家庭[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记者 蔺红 海坚;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支持受关注[N];中国税务报;2000年

9 陈乐基;修订《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经验介绍[N];贵州民族报;2009年

10 果洪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税收思考与建议[N];中国民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保红;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汤法远;社会转型期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吴剑明;中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信息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吕中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康耀坤;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阮朝奇;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杨道波;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龚霄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黄元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谢尚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理论与实践[D];延边大学;2003年

2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潘宜动;试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D];云南大学;2010年

4 王文慧;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优先权的法律保障[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依光叫;民族自治地方乡镇基层政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郑彩莲;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法律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福玲;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法律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春力;中央与自治区政府间权力划分问题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吉亚娟;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王永碧;论民族自治地方对国家法的变通[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3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13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