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的程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14:44
【摘要】: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的实践是建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基础之上,该部《基本法》是依据我国《宪法》制定的,它确立了中央和香港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规定了香港的人权保障、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对外事务等内容。《基本法》已走过了二十年,在这历经沧桑风雨的时光里,《基本法》以其高度的原则性,极强的包容性与灵活性保障了“一国两制”在中华大地上正确施行。在近二十年的《基本法》实施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共行使了五次对《基本法》的解释权限,各次的法律解释活动丰富了《基本法》解释的程序。同时,由于两地法律体制的区别,也出现了不小的争议。通过对五次释法实践的总结,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释法的启动程序与审议程序。《基本法》规定的启动主体为香港终审法院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其它主体。审议程序的争议主要表现为基本法委员会征询意见的法律效力问题。笔者拟通过对法规范与法实践的对照分析,解决在释法程序中的争议焦点问题。笔者认为,释法程序的规范基础不仅是《基本法》第158条所确立的特殊程序,而且应当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的一般程序,在国家宪制秩序之下,应当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释法的权威性,这也符合法律适用的规则。面对实践中所出现的程序性争议,笔者认为应当予以完善。从启动主体方面来看,明确行政长官“寻求”释法的性质;补正委员长会议提请释法的规范基础,与此同时,增加香港立法会为委员长会议提请释法的驱动,以图化解内地与香港因为法域的差异而导致互不信任的局面;香港终审法院在司法裁判中就待解释条文的性质问题征询香港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在终审法院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确立联系的纽带。从审议程序来看,基本法委员会的征询意见的法律效力问题无疑会影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认授性,此一问题的化解也能促使我国立法释法的法律解释体制更加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承铭;;论特别行政区的授权性地方自治性质及其授权机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黄明涛;;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与香港普通法传统互动中的释法模式——以香港特区“庄丰源案规则”为对象[J];政治与法律;2014年12期

3 姚国建;王勇;;论陆港两地基本法解释方法的冲突与调适[J];法学评论;2013年05期

4 马岭;;委员长会议之设置和权限探讨[J];法学;2012年05期

5 姚国建;;论普通法对香港基本法实施的影响——以陆港两地法律解释方法的差异性为视角[J];政法论坛;2011年04期

6 强世功;;司法主权之争——从吴嘉玲案看“人大释法”的宪政意涵[J];清华法学;2009年05期

7 上官丕亮;;论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的程序[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8 李昌道;;香港基本法解释机制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强世功;;文本、结构与立法原意——“人大释法”的法律技艺[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10 王磊;;论人大释法与香港司法释法的关系——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J];法学家;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政;;表达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松锋;香港基本法解释权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06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06440.html

上一篇:农民权利及其救济  
下一篇:基因权利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