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文宪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本文关键词:不成文宪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摘要】:不成文宪法本是个"宪法文化类型"的概念,不是宪法渊源的概念。只有规范与牵制权力运行的规范才可能是不成文宪法。任何宪法的精神都当是"人的自由与解放",侵犯人的尊严的规范不可能是不成文宪法。判断不成文宪法当遵守三大标准:符合宪法精神、不违反宪法典、具有宪法位阶。不成文宪法的存在依赖不成文宪政,而世界上不存在任何"违反宪法文本"的"宪政"。不成文宪法的学理基础不能仅仅来源于经验性事实,它必须同时源于价值预设。中国是否存在不成文宪法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任何权力扩张行为及其规范都当排除在外,"强权≠宪法"当是宪法学的金科玉律。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成文宪法 概念 精神 标准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不知从何时起,一个“传统的新概念”—不成文宪法—频频出现在中国宪法学界,影响渐大,跟进者日众。①说它是传统的,,是因为“不成文宪法”是宪法学的传统话题;说它是“新概念”,是因为将“不成文宪法”这一概念应用于本属成文宪法类型的我国宪法的研究,是新颖的。从法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端洪;;政治法的平衡结构——卢梭《社会契约论》中人民主权的建构原理[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2 王岳川;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3 汤艳文;不完全契约形态:转型社会的社区治理结构——以上海康健地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春馥;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J];清史研究;2004年02期
5 郭为桂;人民同意:现代政治正当性的道德基石[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8 施维树;甘再清;;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孙彩红;我国政务公开的实现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郑又成;《利维坦》的国家理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文静;金融机构“非银行化”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刘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3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张院成;论主权与人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马杰;行政主体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李雪峰;人民权利的宪法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9 刘立新;现代律师事务所组织构造论[D];湘潭大学;2002年
10 周卫军;宏观调控法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健;宪法变迁模式与宪政秩序的塑造[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马岭;宪法性法律的性质界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章志远;宪法惯例的理论及其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4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5 郝铁川;论良性违宪[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6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J];社会学研究;2002年01期
7 刘作翔,马岭;宪法关系和宪法性法律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郑贤君;我国宪法解释技术的发展——评全国人大常委会'9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释法例[J];中国法学;2000年04期
9 杨海坤,上官丕亮;论宪法法部门[J];政治与法律;2000年04期
10 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世红;;宪法概念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2 曾谭;;试论宪法诉讼的概念[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3 陈岑博;;论人权概念的起源[J];探求;2011年03期
4 江国华;吴展;;英国宪法的成文化与其司法审查的可能转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汪祥胜;;政治宪法学的中国式表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马平;;“少数人”辨析——兼论宪法上的少数者[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3期
7 罗晓京;;浅析“澳门政府”概念的法律内涵[J];港澳经济;1996年Z1期
8 王德志;梁亚男;;关于宪法惯例若干问题的思考[J];民间法;2009年00期
9 彭支援;;法学视角下集体行动的概念与性质辨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10 胡锦光;;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丽丽;百年宪法研究的历史起点[N];检察日报;2008年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乔新生 教授;立法也要贯彻“三个代表”[N];检察日报;2001年
3 卓泽渊;“我是公民”[N];检察日报;2000年
4 顾元;西方国家的宪法解释机制[N];学习时报;2000年
5 刘武俊;大守法观[N];北京日报;2002年
6 陈云生;宪法是人类伟大的社会文明[N];学习时报;2004年
7 本报驻汉城记者 徐志坚 刘复晨;韩国宪法法院判决迁都法律违宪[N];法制日报;2004年
8 马冬莲;宪法序言有无法律效力?[N];社会科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芦雪峰;英国1998年《人权法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永峰;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何玲;宪法结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黄其勇;我国宪法修改制度完善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桂林;宪法惯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阳红伟;中国宪法惯例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树人;修宪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47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4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