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宪法学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宪法学问题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宪法、法律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内容甚少规定,税收法定原则缺失的同时,也缺乏对中央与地方征收税赋的权力进行分配的规定。在当下国内学界,相关研究也多基于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而基于法学理论的研究较少。相对缺乏的法律制度与法学理论难以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在宪法上并没有对地方政府债务这一较为特殊的财政收入形式进行确认,且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的宪法原则。因此,从宪法学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应然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务与宪法理念间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控制与人权保障、权力制约间的关系,来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其次从实然的角度对控制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宪法机制的缺失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现有宪法控制机制进行检讨,探究地方政府发行债务与政府这一组织形式间的规律。最后,选择宪法路径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化解是必由之路,并提出相关建议。全文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原理。界定了相关的概念,提出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宪法价值;第二章,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检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宪法控制机制;第三章,提出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宪法路径。通过明确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主体地位,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监督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机制以及推进多种形式的公私合作模式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四章,结语。对本文所提出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系统归纳,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 法治 人权 国家权力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原理10-20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2
- 一 已有的地方政府债务定义10
- 二 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区别10-11
- 三 本文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11-12
- 第二节 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宪法价值12-20
- 一 地方政府债务控制与人权保障12-16
- 二 地方政府债务控制与权力制约16-20
-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现状分析20-32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0-25
- 一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巨大20-21
- 二 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和形式多元化21-22
- 三 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方式隐蔽22-24
- 四 地方政府债务普遍偿还债务时间长且偿债率高24-25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宪法控制机制之检讨25-32
- 一 地方政府举债的法律保障不足25-27
- 二 央地事权划分的法治化程度较低27-29
- 三 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的程序不够健全29-30
- 四 地方政府财政责任机制不完善30-32
- 第三章 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宪法路径32-40
- 第一节 明确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主体地位32-33
- 第二节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审查监督机制33-37
- 一 建构省级人大预算草案初审权的运行机制34-35
- 二 健全预算初审中的多方参与制度35-37
- 第三节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的信息公开机制37-40
- 一 健全政府债务预算信息公开机制37-38
- 二 确立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机制38-40
- 第四章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3-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砚忠;李军保;;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源性探析与解决路径[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04期
2 吴聚稳;;论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与建议[J];理论界;2009年09期
3 张燕;;地方政府债务隐忧[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皋华萍;高岩;;论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J];人大研究;2012年09期
5 刘剑文;;地方政府发债权的现实可能性[J];法学;2012年10期
6 陈锋;钟丽娟;;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及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张文君;;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目标管理体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李淑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理分析[J];理论导刊;2013年11期
9 ;大报头条[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08期
1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育;丁德铭;刘素合;王景东;牟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化解问题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广;;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与债务风险的化解[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苏忠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裴育;;基于财政体制改革视角透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路径[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姜宏青;;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孙亦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平台问题研究[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柯金川;张秋生;孟庆莉;;新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9 刘卫国;;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缺陷及其风险防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詹向阳;;辩证看待政府平台融资,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几又;没有风险的地方政府债务同样可怕[N];中国审计报;2010年
2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刘晓忠;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有待提高[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肖振东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多维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1年
4 经济学博士 乐嘉春;警惕地方政府债务的三大潜在风险[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魏文彪;须防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影响民生[N];证券时报;2011年
6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 曹阳;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尚不需“拆弹”[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7 项峥;警惕地方政府债务成“断崖”[N];经济参考报;2013年
8 白景明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科学界定地方政府债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成刚;客观看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1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小平;地方政府债务:旧患未除,,又添新忧[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晔;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邵伟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黄芳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林建设;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经纬;经济社会学视角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D];复旦大学;2012年
6 谢群;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戴传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邵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王建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及监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马丹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翠;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巩佳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连志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春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D];河北大学;2011年
5 周金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公共融资[D];西北大学;2007年
6 李鹏;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文静;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南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张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庞业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本文编号:760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6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