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宪法到生态宪法——世界各国宪法生态化趋势探析
本文关键词:从环境宪法到生态宪法——世界各国宪法生态化趋势探析
【摘要】:在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在宪法中加入环境保护条款、成为"环境宪法"已经是世界各国宪法的普遍选择。但随着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上升,传统宪法"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环境宪法"的基础上适当纳入生态保护的内容、逐步转变为"生态宪法"正在成为各国宪法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宪法应顺因这一趋势,对现有条款进行修改。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法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环境宪法 生态宪法 人类中心主义 宪法变革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20008) 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10)
【分类号】:D911;D912.6
【正文快照】: 一、“环境宪法”的产生自从1962年卡逊发表著名的《寂静的春天》以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议题,并在上世纪60年代底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环境保护运动。1971年在斯德哥尔摩展开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则代表着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时代”的来临。宪法作为统摄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卫星;;生态危机的宪法回应[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2 曹明德;;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的现在与未来[J];法学论坛;2006年02期
3 曹明德;法律生态化趋势初探[J];现代法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曹树青;环境平等权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郭海丽;;农业法上的环境权和农民环境权的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4 陈雪;;环境权的入宪途径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刘星宇,卜欣;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的生态化重构[J];北方环境;2004年04期
6 张庆彩;吴椒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3期
7 魏旭;;循环经济目标下的政府角色考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万丽丽;李鲲鹏;;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伦理关系之初探[J];今传媒;2011年06期
9 屈振辉;;中国传统礼制对现代法治的启示[J];边缘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10 屈振辉;;法域变迁的人性诠释[J];边缘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戚道孟;闫鲁宁;;论国家环境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孟庆垒;;自然物权利论争综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苏雁;李秀雅;贾静;张树兴;;关于我国民法典立法中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焦盛荣;;“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6 李华;;生态文明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武;;略论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理念——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全球发展为背景[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志红;;行政公产视野下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初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晓榕;;生态法上的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芳;李娟;;法律生态化:生态文明下中国法制建设的路径选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5 冯思静;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陈文;生态物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薇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巩勇;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一竹;论我国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法律保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马婵娟;我国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基金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马娜;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晓环;环境损害赔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邢明明;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吴楠;我国流域管理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桂娟;文明的发展与农民生态理性的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璐;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理念选择[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山;法律革命: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0年01期
2 王曦,柯坚;跨世纪的法学视野——中国与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法研讨会述评[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3 栾志红;印度宪法中的环境保护原则[J];河北法学;2004年09期
4 吴卫星;;环境保护:当代国家的宪法任务[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陈泉生;可持续发展法律思想初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1期
6 S·R·乔德赫瑞,黄列;与代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权的基础[J];外国法译评;1998年03期
7 曹明德,徐以祥;中国民法法典化与生态保护[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8 王庆礼,邓红兵,钱俊生;略论自然资源的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9 王舒曼,曲福田;江苏省自然资源核算及对GDP的修正——以水、大气资源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孟伟;环境危机及其根源[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2 刘开淼;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对阿伦·奈斯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夏永梅;;法哲学视野下看环境法的伦理基础[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4 张宏程;全锐;;“天人和谐”价值观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冲突[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5 王慕镇;;人类从“自然之子”到“自然主人”的嬗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6期
6 宋娜;;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毛萍;;“人类中心主义”的是与非[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袁祖社;对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内在价值”观的质疑与辨析[J];环境教育;2002年03期
9 傅华;论“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和重构[J];新视野;2002年01期
10 张纯成;环境问题中的人学论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学广;;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志捷;;儒家生态伦理的特色与合理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4 王睦冲;;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人类中心主义为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光禄;;试析循环经济的伦理基础[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王云岭;;对虐猫事件的生命伦理学思考——兼论动物权利[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彭学农;;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红绿融合——对佩珀和多布森观点的比较和评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徐春;;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建设[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学广;;后现代宗教:走向人类与自然的和解[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瑞萍;;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伦理观[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廷国;人与自然的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高峻;“以人为本”决不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宋鹂;与狼对视[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崔建霞;当代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N];学习时报;2008年
5 周先旺;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2007年
6 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转变[N];光明日报;2001年
7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 周先旺;从人类中心走向生态文明[N];湖北日报;2008年
8 西安市行政学院副教授 王野林;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思维的转变[N];各界导报;2008年
9 宋思源;生态危机PK人类中心主义[N];中国现代企业报;2010年
10 仲伟志;金光风波与生态政治[N];经济观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苏州大学;2011年
2 李小红;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文雅;流变、分野与实质——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环境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4 赵闯;绿色政治的诉求与构设: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世界[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曹锦秋;法律价值的“绿色”转向[D];吉林大学;2008年
7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刘会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解读[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关雁春;生态主义的“红色”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论环境法产生及发展的文明与文化背景[D];武汉大学;2005年
2 武威利;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D];吉林大学;2007年
3 吴e,
本文编号:765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6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