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宪政”:理解中国宪法的财政权力配置视角
本文关键词:“看得见的宪政”:理解中国宪法的财政权力配置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分工 内部制约 财政权力配置 动态宪法 宪法规则
【摘要】:如果说政治权力的配置是宪政体制的核心,那么作为任何政治共同体存活须臾离不开的血液,财政权力就是最不可或缺的政治权力,财政权力配置堪称所有政治体制大厦的根基。财政权力配置有自身对权力的政治分工和权力制约规则,财、人、事的合力决定着其他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及其实效。收入、支出、转移支付、预算、决算和审计六项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组成的财政权力配置,以宪法、税法、预算法、转移支付法等宪法性法律为主要表现形式,是最可能"看得见的宪政",也是最关键的宪法实践。由是观之,1994年的中国分税制改革,前所未有地重新配置了共和国的财政权力,可以说是中国宪法实践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转型。而围绕分税制改革及其实效、历时三十余年、今天仍在持续的社会大辩论,也表明有必要从静态宪法观转向动态宪法观,把宪政视为不断自我修补、永远臻于完善的动态过程,这将有助于发现鲜活的中国宪法规则。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政治分工 内部制约 财政权力配置 动态宪法 宪法规则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一、中国宪法研究的“视觉偏差”政府行政权与法院审判权两分是宪政乃至法学研究的基本分类,〔1〕由此生发出下述历史连续性不断被拉长的假设:政府与法院各司其职,政府行政权力受到法院司法权力的约束,政府就不再是万能、全能的强力机器,而成为守夜人般的限权政府,此时就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守文;财政危机中的宪政问题[J];法学;2003年09期
2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赵晓力;司法过程与民主过程[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刘素英;论欧洲违宪审查模式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借鉴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关保英;;论内部行政合同[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6 赵承寿;论政治文明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亲培;中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政治分析[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8 刘亮;分税制财政体制:激励与均衡效应的实证分析[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9 朱孔武;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解读[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10 吴克峰;;论美国的党争与分权制衡背后之支配力量——以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阳敏;;转移支付的性质——制度资本理论的应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兢;;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新闻出版条款的源起[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李红波;谭术魁;彭开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及其改进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武晓慧;;宪法学视野下的地方公共财政制度[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立行;;健全与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和机制[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程德文;;司法独立的方向是法官独立[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艾琴;;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途径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邬先江;;船舶承租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初探——兼评“The CMA Djakarta”轮案[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正伟;教育利益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硕博;所得课税的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6 李齐云;分级财政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8 邱慈孙;欠发达地区税费改革及理财治税策略论[D];厦门大学;2001年
9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冰;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彦军;现阶段我国农民负担中的税费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胡_g;论区域性财政政策——兼论促进我国中西部发展的财政政策[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4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顾培君;民国初年税制改革思想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6 茹洋;论法律违宪审查与中国实践[D];苏州大学;2001年
7 张冬梅;中国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殷志文;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守文;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阎坤,张立承;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90期
3 马骏,侯一麟;中国省级预算中的非正式制度:一个交易费用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郝铁川;论良性违宪[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5 张守文;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6 马骏;;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学:成就与困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强世功;宪法司法化的悖论——兼论法学家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目标选择: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9 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年06期
10 华伟;大区体制的历史沿革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年06期
,本文编号:774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77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