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发布时间:2017-10-10 15:15
本文关键词: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摘要】:刑事诈骗主观方面的构成需要有“非法占有”,是一种不法性的占有,不能同民法上对“占有权”的侵犯混淆。非法占有目的作为一个定罪要件,是行为人内心活动的范畴,不能像客观方面显而易见的被人掌控,在司法审判时需要刑事推定予以认定。因此,必须采取推定方法,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推断行为人主观之目的。我国现行诈骗犯罪主要有三大类,即普通诈骗犯罪、合同诈骗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本文主要探究普通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本文具体分析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等问题,并对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认定进行论述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案例的争议点,通过案例引出研究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二部分是从诈骗罪的主观要件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是各国在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上不同的理论及争议。第四部分笔者通过对非法占有目的的区分,利用推定原则来更全面的认定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
【关键词】: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司法认定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一、案情简介与争议焦点8-11
- (一)案情简介8-9
- 1.案例一8-9
- 2.案例二9
- (二)案例解析9-11
- 二、诈骗罪的主观要件11-15
- (一)诈骗罪主观方面11-12
- 1.认识因素11-12
- 2.意志因素12
- (二)诈骗罪的主观故意12-13
- (三)诈骗罪与相关范畴主观上的区分13-15
- 1.诈骗罪与民事借贷的区分13-14
- 2.诈骗罪与盗窃罪主观上的区分14-15
- 三、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争议15-19
- (一)普通法系的“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15-16
- (二)大陆法系的“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16-17
- (三)对我国“非法占有目的”理论的评析17-19
- 四、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19-24
- (一)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界定19-20
- 1.“占有”在刑法与民法上的区分19
- 2.非法占有目的与非法占用目的的区分19-20
- 3.行为人主观是否非法“所有”20
- (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内容的认定20-21
- 1.“非法占有目的”内容的认定20-21
- 2.“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的认定21
- (三)推定的方法原则21-24
- 1.基础事实真实客观的原则22
- 2.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22
- 3.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的原则22-23
- 4.允许被告人反驳的原则23-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7
- 致谢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勇;秦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论析[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陈增宝;浅论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吴学斌,俞娟;论我国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4 吴贵森;;非法占有目的法律地位探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6期
5 吴贵森;;非法占有目的推定解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张红昌;;财产罪中规定非法占有目的的质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梅象华;;刑法上的“非法占有目的”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徐光华;;“非法占有”应当成为刑法保护的对象[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颜小冬;刘忠贻;赵航;;论非法占有目的包括对实物价值的利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张洋;;论诈骗类犯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1007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00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