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否定行为论”的内涵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6 04:01

  本文关键词:“否定行为论”的内涵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行为论 否定行为论 个人的回避可能性论 回避可能性


【摘要】:黑格尔的行为概念与拉德布鲁赫的"A与非A"公式曾是主导德日刑法学关于行为论研究的基本思路。但是,前者关于行为有意性的表述阻碍了关于行为本质属性的探讨,而后者造成了作为与不作为的难以统合。近年来兴起的否定行为论以"回避可能性"取代前者,以"非A与非A"公式取代后者,从而推动了行为论研究的深化,实现了从存在论的行为论研究向规范论的行为论研究的转变。否定行为论将"回避可能性"分为"结果的回避可能性"与"行为的回避可能性"两种类型,在做判断时,则进行具体的、个人式的认定。否定行为论在如下两个方面存在积极意义:1.使行为更好地发挥界限机能;2.分析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因果力。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行为论 否定行为论 个人的回避可能性论 回避可能性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一等资助“否定的行为概念分析”(项目编号:2014M560542)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发展项目的支持
【分类号】:D914
【正文快照】: 引言众所周知,行为主义是近代刑法学的基本原则之一1。为了彻底贯彻罪行法定原则,“无行为则无犯罪”是刑法务必坚守的最终防线。但这条看似坚实的防线却因“行为”含义的模糊而上下摇摆。例如,自拉德布鲁赫的名著《行为概念及其在刑法体系中的意义》问世以来,为了解释行为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敏;;传统刑法行为理论的批判与重构:控制行为论之提倡[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鲜铁可;威尔哲尔目的行为论研究[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3 陈兴良;;行为论的正本清源——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中国法学;2009年05期

4 何希道;;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行为论述评[J];法制与社会;2011年35期

5 陈兴良;;刑法行为论的体系性构造[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童颖颖;不作为的行为性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6期

7 欧阳春,周惠永;刑事行为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年01期

8 唐文乐;姚远光;;论刑法中不作为之行为性[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9 马克昌;刑法中行为论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董泽史;;风险刑法行为错位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rj;刑法学中的行为论—犯罪成立理论的基石与基调[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珂;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马广;刑法行为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洪涛;持有型犯罪的基本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40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040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