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实行过限的判断标准

发布时间:2017-10-26 02:29

  本文关键词:论实行过限的判断标准


  更多相关文章: 实行过限 知情 预见 作为义务 间接故意


【摘要】:如何判断实行过限的问题由来已久,也是历来刑法学家们理论争议的焦点。虽说各国对此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归根溯源仍是从主观心理和客观构成要件两方面着手。客观说虽曾得到部分学者的支持与认同,但由于固有的局限性,该说以不被主流所认同。而主观说作为判断该问题的主流学说,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倡导。该说主要包含“超出共同故意说”、“预见说”和“知情说”三种。但由于“超出共同故意说”的主张太过于抽象化,“预见说”主张的有预见即有责的判断标准过于宽泛,“知情说”主张的知情即故意的判断标准又过于绝对,因而单一的理论也不能很好的解决实行过限的判断问题。而,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将“预见说”和“知情说”综合考虑能有效的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之处,但也需对两种学说加以修正。首先,应严格“预见”时共犯人承担责任的情形;其次,要纠正“知情说”中共犯人知情后承担责任的依据来源是共犯人负有的作为义务,而非所谓的知情即放任。然后将两种理论综合运用于判断实行过限两阶层的流程之中,即:若共犯人符合共谋前的预见,且能够归责的则不再考虑知情后的情形;若共犯人不能对此归责,再考虑共犯人知情后是否具有作为义务的情形,若有则对此归责,反之则无需归责。这种综合运用两种学说的两阶层判断流程对于解决判断实行过限更具有准确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实行过限 知情 预见 作为义务 间接故意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3
  • 2 实行过限判断标准的理论学说13-27
  • 2.1 客观方面13-14
  • 2.1.1 构成要件异质说13-14
  • 2.1.2 理论缺陷14
  • 2.2 主观方面14-25
  • 2.2.1 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说15-16
  • 2.2.2 理论缺陷16-17
  • 2.2.3 预见说17-20
  • 2.2.4 预见说的缺陷20-21
  • 2.2.5 知情说21-23
  • 2.2.6 知情说的缺陷23-25
  • 2.3 本文观点25-27
  • 3. 共犯人事前预见下的实行过限27-36
  • 3.1 预见与故意27-34
  • 3.1.1 结果发生的可能性28-32
  • 3.1.2 预见行为被实施的可能性32-34
  • 3.2 预见与法益侵害关联性34-36
  • 4 共犯人事中知情下的实行过限36-48
  • 4.1 知情与作为义务36-40
  • 4.1.1 作为义务的合理性37-40
  • 4.2 作为义务的前提——先前行为40-44
  • 4.2.1 先前行为的性质40-42
  • 4.2.2 本文观点42-44
  • 4.3 知情下的作为义务44-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5
  • 作者简介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正;;开车接应实行过限同案犯之定性[J];中国检察官;2007年12期

2 马松建,王立志;实行过限问题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骥,臧建伟;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问题的认定[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4 吕勇;;实行过限的判定标准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江Z,

本文编号:1096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096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