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受贿犯罪中及时退还、上交财物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6:27

  本文关键词:受贿犯罪中及时退还、上交财物的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受贿犯罪及时退还 上交刑事政策


【摘要】:贪污贿赂犯罪是我国当前犯罪打击的重点,也是我国当前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2007年两高《意见》对受贿犯罪中及时退还、上交问题进行了规定,但在该司法解释出台不久后学界就围绕着及时退还、上交问题展开了诸多的论述。由于及时退还、上交的认定对受贿犯罪的成立以及量刑具有较大的影响,且目前该问题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为此,笔者围绕着该论题展开相应的研究。本文中,笔者结合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先归纳及时上交、退还财物的类型。通过就国内法学界与司法界对《意见》第9条具体应用的理论分岐进行分析,并论证《意见》第9条可适用于有受贿故意的行为类型。驳斥以时间范畴认定“及时”的合理性并提出应以“案发”作为认定“及时”的界点。同时对及时退还、上交财物引发的相关法律后果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受贿犯罪及时退还 上交刑事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第1章 及时退还、上交财物行为的类型9-17
  • 1.1 《意见》第9条出台的背景9-12
  • 1.1.1 已退还、上交财物的受贿行为的性质认定有争议9-10
  • 1.1.2 受贿犯罪财物追缴及刑事政策的需要10-12
  • 1.2 及时退还、上交财物行为的类型12-17
  • 1.2.1 无受贿故意的及时退还、上交财物行为类型12-13
  • 1.2.2 有受贿故意的及时退还、上交财物行为类型13-17
  • 第2章 《意见》第9条的适用范围17-27
  • 2.1 关于《意见》第9条适用范围的学理分岐17-19
  • 2.1.1 《意见》第9条仅适用于无受贿故意案件的观点17-18
  • 2.1.2《意见》第9条可适用于有受贿故意案件18-19
  • 2.2 及时退还、上交行为非犯罪化的合理性19-27
  • 2.2.1 对受贿犯罪定罪证据单一性的妥协20-21
  • 2.2.2 符合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21-24
  • 2.2.3 司法解释的立法职能24-25
  • 2.2.4 从文义出发25-27
  • 第3章 退还、上交财物行为中对“及时”的认定27-37
  • 3.1 关于“及时”认定的不同标准27-29
  • 3.1.1 以时间范畴认定是否“及时”的观点27-28
  • 3.1.2 以“案发”为界点认定是否“及时”的观点28-29
  • 3.2 诸观点的检讨29-31
  • 3.2.1 以时间范畴认定是否“及时”的谬误性29-30
  • 3.2.2 以“案发”为界点认定是否“及时”的合理性30-31
  • 3.3“案发”界定的具体方法31-37
  • 3.3.1“关联的人、事”的证明标准31-33
  • 3.3.2 案发时间的确定33-37
  • 第4章 及时退还、上交财物的相关法律后果37-43
  • 4.1 及时退还、上交财物行为人的法律后果37-39
  • 4.1.1 主动退还、上交财物37-38
  • 4.1.2 被动退还、上交财物38-39
  • 4.2 及时退还财物中请托人的法律后果39-43
  • 4.2.1 主动退还财物款物的追缴问题39-40
  • 4.2.2 退还行为可能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40-43
  • 第5章 及时退还、上交财物配套制度的完善43-49
  • 5.1 完善廉政账户制度43-46
  • 5.1.1 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廉政账户44
  • 5.1.2 廉政账户的具体操作44-46
  • 5.2 完善财产申报制度46-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玉娟,张雅光;受贿犯罪特征简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莫燕珍;梁妙玲;;“精英”人士受贿犯罪三维透视报告[J];政府法制;2009年14期

3 张长凯;;受贿犯罪的特点、心理动因及预防对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7期

4 朱华;;受贿犯罪中的权力表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4期

5 杜金拽;;当前贪污、受贿犯罪的成因、特点、规律及其对策[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6 王明;;打击受贿犯罪之我见[J];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年01期

7 尹树武;当前受贿犯罪的特点与表现形式[J];山东法学;1992年03期

8 郭坪新;刘孟芬;;受贿犯罪的心理特征及其形成规律[J];政法学刊;1993年04期

9 张健;隶属关系中的受贿犯罪[J];政治与法律;1995年06期

10 黄士球;陷入泥潭的“一念之差”——受贿犯罪警世录[J];党风与廉政;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祖洋;;涉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新桥 本报见习记者 刘志月;查办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三难待解[N];法制日报;2012年

2 任文松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防治受贿犯罪根本在打造“制度铁笼”[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3 刘敬新;别让“借用”掩盖了受贿犯罪[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4 徐剑;斡旋受贿犯罪中关于不同单位工作联系的理解[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卢吉海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医疗行业受贿犯罪的特点及预防[N];广西法治日报;2014年

6 向泽选;受贿犯罪研究的创新之作[N];法制日报;2003年

7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铁晓迪邋汤维骏;新类型受贿犯罪的预防对策[N];检察日报;2007年

8 张田辉;如何有效遏制受贿犯罪[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通讯员 试剑;陈荣根涉嫌受贿犯罪被依法执行逮捕[N];嘉兴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王新友;高检院要求同步查处行受贿犯罪[N];检察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新型受贿犯罪预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来静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受贿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3 刘婉予;中美受贿犯罪立法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王昊;共同受贿的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5 冯维达;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争议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关真真;斡旋受贿疑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熊森;张永斌受贿案之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8 彭帝淦;商业受贿犯罪司法疑难问题的认定[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陈霄;借贷型受贿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谢颖翔;我国新型受贿罪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11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111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