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盗窃犯罪既遂标准探析
本文关键词:特殊盗窃犯罪既遂标准探析
【摘要】:财产权、人身权是特殊盗窃犯罪侵犯的法益,特殊盗窃犯罪属于行为型的复行为犯。在特殊盗窃犯罪场合,由于犯罪次要客体在刑法保护的法益体系中的重要性重于主要客体,因此,特殊盗窃犯罪既遂应当采用犯罪既遂实质判断标准。在特殊盗窃中,当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行为接触到被害人财物时,行为人的行为即成立特殊盗窃犯罪既遂。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特殊盗窃犯罪 行为型复行为犯 犯罪既遂
【分类号】:D924.3
【正文快照】: 我国《刑法》规定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等特殊盗窃犯罪,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对特殊盗窃犯罪既遂标准颇有争议。下面笔者就针对特殊盗窃犯罪既遂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司法实践中认定特殊盗窃犯罪既遂提供参考: 一、行为犯抑或结果犯:特殊盗窃犯罪属性辨正 《刑法修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华;郭宏浩;;浅析入民宅盗窃犯罪的特点及对策[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2 林士平;黎明;;当前盗窃犯罪的新情况和新对策[J];现代法学;1990年05期
3 张滋生;;关于当前盗窃犯罪的形势与特点[J];法治论丛;1992年02期
4 ;盗窃犯罪认定标准提高[J];农民文摘;2013年05期
5 康树华,石芳;当前我国盗窃犯罪的现状和特点[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杨惠莲;关于法释(1998)4号对盗窃犯罪中累犯认定之我见[J];检察实践;2003年02期
7 郑立功;论盗窃犯罪中价值认识错误[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沈惠章;盗窃犯罪及其刑法适用研究[J];河北法学;2004年10期
9 刘鹏;;机动车盗窃犯罪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10 卢永明;郭百顺;;数字时代盗窃犯罪特征研究——以“电信版许霆案”为展开[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广聪;;盗窃犯罪现象实证研究——以湖南省X市938起盗窃犯罪案件为基础[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2 魏家乾;;盗窃犯罪中的几个常见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3 李云龙;沈德咏;;盗窃罪适用死刑的比较研究[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先明;依法惩治盗窃犯罪行为 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刘涛;盗窃犯罪既未遂判定标准质疑[N];江苏经济报;2011年
3 殷旭霖 祝得坤;“好偷好卖”:农村盗窃呈现新特点[N];检察日报;2002年
4 洪声;盗窃犯罪适用的法律规定[N];检察日报;2000年
5 游伟;当心误入公安“倒逼”司法的陷阱[N];法制日报;2011年
6 记者 袁定波;两高司解提高盗窃定罪数额门槛[N];法制日报;2013年
7 大矛;“禁止上网”令凸显法律关怀[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李文锋;论盗窃犯罪中价值认识错误[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沈翔 叶健;收赃者是否构成盗窃共犯[N];江苏法制报;2012年
10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博士 刘会军;新加坡的秩序是靠严刑峻法吗[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修荣;基于统计分析的建湖县盗窃罪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倩;扒窃罪的认定和处罚[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喻悦;秀山自治县盗窃犯罪审判数据及案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刘丹丹;盗窃犯罪立法评述[D];南昌大学;2014年
5 陈旭;多种盗窃犯罪并存的法律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6 潘百强;特殊盗窃犯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7 王元;论大学生盗窃犯罪[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许鹏;新型盗窃犯罪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9 王冕;辽宁省F县入户盗窃犯罪调研报告[D];辽宁大学;2014年
10 葛新宇;盗窃犯罪形态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2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11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