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教唆犯中止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6 21:04

  本文关键词:教唆犯中止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唆犯 教唆犯中止 成立条件 形态认定 立法建议


【摘要】:教唆犯属于共犯的一种类型,这是由我国现行刑法明文规定的,但是与其它共犯类型相比,教唆犯表现出显著的复杂性与独特性,尤其在其性质判断方面,更是饱受争议。在共同犯罪理论中,教唆犯理论是个存在争议的话题,部分学者称之为“死亡之地”。我国刑法第24条明确指出:“犯罪中止,就是指犯罪行为进行过程中,主动停止犯罪或采取主动有效的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出现的一种状况和形态”。共犯及犯罪中止理论是研究教唆犯中止的两大基础理论,然而理论界对共犯和教唆中止的不同见解和争议导致了教唆犯中止研究的复杂性。理论上的争议必然会导致司法实践的混乱,因此,对教唆犯中止理论的研究有着极为显著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包含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教唆犯中止理论概述。研究教唆犯首先要厘清教唆犯的性质,明确其内涵,关于教唆犯性质有五种不同的学说,笔者赞同教唆犯的从属性。同时,本部分梳理了教唆犯中止的定义及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分析了“中止犯罪”与“教唆中止”等相关概念的差异。第二部分,教唆犯中止的成立条件探究。教唆犯中止的时空性、自动性和有效性是教唆犯中止成立的构成要素和条件。首先,通过科学方式来界定和判断教唆犯中止的时空性,笔者认为教唆犯中止要满足从教唆者入手犯罪开始,直至犯罪达成来核计整个时空范围。其次,在认定自动性标准方面,作者在关于教唆犯中止自动性的诸多理论和学说比较下,更加倾向于折中说。最后,对教唆犯中止的有效性进行了研讨,要求必须有效的清除被教唆者的犯罪意图,以劝诫其对未实施的犯罪予以放弃或积极挽回犯罪后果;如果被教唆人顽固己见,不听劝阻,教唆者也可通过自身行为来避免犯罪结果发生。第三部分,教唆犯中止形态的认定。这部分首先对准中止理论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准中止犯刑罚减免的依据及其构成要件,其次对陷害教唆犯中止进行了相关的认定,陷害教唆犯并非属于教唆犯的独特形态,甚至其并不包含在教唆犯范围内,二者间呈现出实质性的差别,应该按照单独犯罪中关于犯罪中止的标准来认定。同时,这部分论述了教唆犯共同犯罪中有关中止的认定,行为人通过自身的积极行为,消除以前的行为原因,建立中止共犯的行为。最后阐述了盖然性教唆犯与选择性教唆犯中止的认定,双方要成立犯罪中止,一定要满足这一条件:及时消除自身行为对继续犯罪或者消除产生犯罪结果的意图,让被教唆者及时放弃教唆之罪,或通过行为人本身的积极努力避免犯罪结果发生。第四部分,提出了三点立法建议:首先,删除刑法第29条第2款的立法规定;二是增加共同犯罪中止的立法规定,最后是陷害教唆犯的独立犯罪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胜;个别共犯方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J];检察实践;2005年05期

2 张卫东;;从一则有争议案例谈犯罪中止[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3 赵志强;翟宇;;犯罪中止制度若干问题探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李汶奚;李小五;;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及其立法完善[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5 董鑫;;谈谈我国刑法上的犯罪中止[J];现代法学;1981年01期

6 陆鸣苏;实施犯罪后将被害人送医院救治是否犯罪中止?[J];法学;1984年02期

7 姜伟;;犯罪中止特征的探讨[J];法律学习与研究;1986年08期

8 马荣春;论个别共犯犯罪中止的有效性[J];人民检察;1998年07期

9 郭翔;是强奸未遂,还是犯罪中止?[J];江淮法治;2005年09期

10 ;敲诈信发出后未去取款是犯罪中止还是未遂[J];民主与法制;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晓丽;毛守锐;;浅析部分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2 赵鹏宇;;浅析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之仓;放弃重复侵害能否认定犯罪中止[N];检察日报;2001年

2 黄胜;个别共犯在什么情况下成立犯罪中止[N];检察日报;2003年

3 于书峰 王子英;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犯认定犯罪中止不宜过严[N];检察日报;2004年

4 彭贵良;部分共犯退出共犯关系可成立犯罪中止[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张加林;该案从犯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中止?[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吴小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如何认定[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朱蔚云;本案犯罪停止形态是否犯罪中止[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重庆市大足县检察院 罗洪亮;投毒后报警是否成立犯罪中止[N];检察日报;2008年

9 ;敲诈信发出后未去取款是犯罪中止还是未遂?[N];天津政法报;2008年

10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戎东宝;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N];江苏法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国战;论犯罪中止[D];河南大学;2009年

2 彭伶俐;犯罪中止的博弈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霍颖;犯罪中止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袁彬;犯罪中止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张传奇;论犯罪中止[D];河南大学;2013年

6 王指南;中止无能力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何传胜;试论共同犯罪中止的理论及完善[D];安徽大学;2015年

8 周丰;共同犯罪中止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9 杨志刚;教唆犯中止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刘璐;共同犯罪中止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49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149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