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假想防卫过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07:06

  本文关键词:假想防卫过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假想防卫过当 构成要件 定罪 处罚


【摘要】: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假想“见义勇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这些案件由于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而导致实践中的处理十分尴尬。目前的司法实践一般把此类案件作为故意犯罪来处理,然而,由于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故意犯罪的意图,故将其认定为故意犯罪不能实现罪责刑的均衡,并且容易陷入客观归罪的泥沼。假想“见义勇为”造成严重后果事实上就是假想防卫过当的情形,研究假想防卫过当有助于解决此类案件的实际处罚问题。研究假想防卫过当,应当厘清假想防卫过当的概念、构成要件、定罪与处罚。第一,假想防卫过当的概念。对概念存否问题学界有“否定说”与“肯定说”之分:“否定说”认为假想防卫过当这一概念的存在并无必要,可以直接用假想防卫概念进行描述。“肯定说”为主流观点,认为假想防卫过当不能用假想防卫概念进行描述,它所概括的是某一特殊情形。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说,假想防卫过当概念的存在都具有重要价值,假想防卫过当可以界定为“行为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进行防卫,但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预想防卫结果之外的加重结果的行为”。同时,关注假想防卫过当与防卫过当、假想防卫过当与假想防卫的界分问题也是必要的。第二,假想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假想防卫过当的成立应同时具备四个要件,即行为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具备防卫意图、行为人的防卫行为超出限度以及行为人的防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行为人对事实上发生的事件存在误解是事实事件的表征所导致的,错误认识不阻却防卫意图,但行为人着手防卫时须具备更为单一的防卫意图,同时对限度的判断、对严重结果的理解也是成立假想防卫过当的关键。第三,假想防卫过当的定罪。假想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含过失与故意,实践中也存在无罪过的状态。由此可将假想防卫过当抽象为无意识型假想防卫过当、过失型假想防卫过当以及故意型假想防卫过当。进而假想防卫过当可以按照“主观方面+行为+行为性质”的方式确定罪名。第四,假想防卫过当的处罚。对假想防卫过当应采取“过失犯罪适用减免处罚,故意犯罪不适用减免处罚”的原则。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刑法的基本原则、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社会利益至上的价值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防卫过当案件的认定和处罚[J];人民司法;1988年04期

2 孙立权;潘晓军;邢思利;;假想防卫过当辨析[J];现代法学;1989年03期

3 杨国富;张明丽;王克俊;何俊;;徐某防卫过当 被判刑四年[J];农村.农业.农民;1995年06期

4 彭卫东;论防卫过当[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5 张建文;陈勇;;论防卫过当之构成[J];湘潮(下半月);2014年02期

6 黎宏;;论假想防卫过当[J];中国法学;2014年02期

7 周传美,黄浩益;欺人太甚丢性命 防卫过当被判刑[J];湖南农业;2000年03期

8 郭晓鹏;防卫过当概念探微[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9 王光石;防卫过当犯罪构成的特殊性[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10 杜开林;;未成年人防卫过当限度标准与量刑从宽的司法理念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兰晓鹏;姚玮;;防卫过当罪过形式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卜安淳;;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思考[三则][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春福;假想防卫过当的认定及处理[N];检察日报;2009年

2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 张理恒;驾车追赶抢劫者致死系防卫过当[N];检察日报;2013年

3 汪霞 樊明忠;追砍行凶者构成故意伤害还是防卫过当[N];浙江法制报;2013年

4 朱锡平;防卫过当在主观上能否存在故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吴树林 沈金汝;对一起防卫过当案件的定罪量刑及民事责任的分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王新 蒋冬英;徐某的行为属防卫过当[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何萍;防卫过当免责情形应具体化[N];检察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轩 段博;西安:小伙逃离传销窝点,防卫过当被免处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邱连云;她的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 雷泽彬 蔡海燕;本案是否构成防卫过当[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龙;过失防卫过当免除处罚机制导入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2 钟铭贵;关于正当防卫的刑法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3 方胤;民初正当防卫原则立法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张凯丽;论防卫过当的限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5 吴梦雅;假想防卫过当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程吓妹;假想防卫过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陈爱华;论防卫过当[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红良;浅析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方裕安;防卫过当罪过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刘伟;假想防卫过当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1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151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