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再解读

发布时间:2017-11-19 03:27

  本文关键词: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再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教唆犯 单独教唆者 教唆型犯罪 特别从宽处罚事由


【摘要】:如果只作文义解释,刑法第29条第2款之"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既包括非共同犯罪的情形,也包括共同犯罪的情形;如果从规范意义上理解,则宜指非共同犯罪的情形。因此,该款的"教唆犯"不是共犯意义上的"教唆犯",而是"教唆犯罪的人",即该款的规范对象是"教唆失败"情形下的单独教唆者。该款与共犯独立性、从属性均无关系。该款没有设定构成要件,对单独教唆者,既不能以"教唆罪"定罪,也不能以"所教唆的罪"定罪,而应根据刑法分则例外规定的教唆型犯罪处罚。可将该款视为教唆型犯罪特别从宽处罚事由条款,进而指引司法者沟通实定法与社会生活,妥当进行个案权衡,缓和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之紧张关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西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打黑除恶斗争中的权力优化与权利保障》(项目编号:SWU1009003)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
【正文快照】: [1]参见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1期;周光权:《“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理解——兼与刘明祥教授商榷》,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4期。[2]不同学者的归纳稍有不同,但大体范围一致。参见前引[1],刘明祥文,第146页。[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伟;对单独教唆犯刑事可罚性的质疑[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慧玲;论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02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202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