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以金融信用保护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论金融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以金融信用保护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诈骗罪 “非法占有”目的 金融信用 行为反证 司法推定
【摘要】:从刑法法条竞合规则和刑法对金融信用的分级保护出发,可以推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构成金融诈骗罪的必备要件。立法在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明示"非法占有"目的,采用的是"注意规定"的立法技术。由于金融信用贯穿于金融活动的全部流程,因此"非法占有"目的可以产生在金融活动的任何阶段,具有可后置性特征。在司法认定上,行为反证和司法推定应成为认定目的要件的重要方法。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4.3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信用风险与金融诈骗罪的主观目的从法条关系上看,金融诈骗罪是《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特别条款。在犯罪构造上,尽管金融诈骗罪和诈骗罪都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但在主观要件方面,金融诈骗罪的立法规定却大有不同:除了集资诈骗、贷款诈骗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渐苏;论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要件的局限性及其修改建议[J];求实;2004年S1期
2 郭泽强;重新考量金融诈骗罪三题[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3 郭长忠;;金融诈骗罪浅析[J];山西财税;2006年12期
4 芮雪春子;;试论金融诈骗罪[J];新学术;2007年02期
5 卓志强;;金融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07年18期
6 高琦;;金融诈骗罪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7 高琦;;金融诈骗罪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8 杜江;;金融诈骗罪在立法上的若干问题[J];法学杂志;2008年04期
9 单晓华;;金融诈骗罪中的法规竞合问题探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邓中文;;论金融诈骗罪的概念与特征[J];现代金融;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远;;论金融诈骗罪的法定刑[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周振晓;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模式[N];检察日报;2001年
2 胡芳;浅议金融诈骗罪的目的[N];江苏法制报;2012年
3 胡芳;浅议金融诈骗罪的目的[N];江苏法制报;2013年
4 赵秉志 许成磊;金融诈骗罪认定中的若干共性问题[N];法制日报;2003年
5 聂立泽 徐留成;金融诈骗罪立法完善构想[N];法制日报;2003年
6 人民法院报 唐亚南;构成金融诈骗罪须有非法占有目的[N];检察日报;2008年
7 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 罗匡;浅谈诈骗类犯罪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N];法制生活报;2014年
8 刘永晟;认定贷款诈骗数额须先明确还款时间[N];检察日报;2005年
9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明楷;许霆案的定罪与量刑[N];人民法院报;2008年
10 王立华;计算机犯罪立法须完善[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远;金融诈骗罪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 单晓华;金融诈骗罪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书君;我国金融诈骗罪定罪模式研究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蒋守卫;金融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任晓燕;金融诈骗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蒋宜明;我国金融诈骗罪的立法现状与改革构想[D];四川大学;2007年
5 高洁;金融诈骗罪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张娜;金融诈骗罪的死刑废止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铁;金融诈骗罪的罪数形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武怡;金融诈骗罪的法条竞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齐奎;金融诈骗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陶铮;金融诈骗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2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21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