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立法对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的规定并不健全,理论界也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根据行为支配说、共犯从属性说以及想象竞合理论,认为在构成正犯与共犯的情形下,应适用共犯从属性说,根据正犯的实行行为对共同犯罪进行定性;在构成共同正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想象竞合的理论进行分析,但身份犯构成非身份犯与身份犯的想象竞合时,应认为构成身份犯。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
【分类号】:D92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构成行为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从而对行为构成的就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的问题,我国的刑实现进行控制。[4]行为控制理论对正犯的范围进行了适当法规定并不健全,不仅如此,根据《最高院解释》第三条,不的扩大,即认为正犯包括了直接正犯、间接正犯与共同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二鹏;;共犯本质论刍议[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2 曾德昊;;论刑法中共犯的性质——实效主义法学视野下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期
3 阎二鹏;陈广秀;;教唆犯属性的逻辑认定——兼论对我国刑法中教唆犯“二重性”说之评判及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江溯;;超越共犯独立性与共犯从属性之争——刑法第29条第2款的再解释[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2期
5 陈兴良;;走向共犯的教义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刑事法评论;2009年02期
6 毛冠楠;;我国惩治教唆犯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世伟;;共犯属性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蔡桂生;;《刑法》第29条第2款的法理分析[J];法学家;2014年01期
9 陈洪兵;;教唆犯规定、适用及立场之考量[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杨文;;论教唆犯的未遂形态[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熊红文;造意应为首[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娟;论教唆犯的性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丽;共犯从属性说的国际趋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彦勇;共犯的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思静;论教唆未遂[D];广西大学;2011年
4 孙绍伟;教唆未遂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鹰;教唆未遂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王淑敏;教唆犯未遂的认定[D];烟台大学;2014年
7 黄显坤;教唆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杨文;论教唆犯的未遂形态[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丹;教唆犯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王彦刚;论教唆犯的未遂[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6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22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