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中止无能力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3 11:08

  本文关键词:中止无能力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犯罪中止 既遂标准 中止有效性 客观归责 刑事责任


【摘要】:犯罪中止是世界范围内刑法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演进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制度。在整个刑法理论中,犯罪中止占有一定的地位,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有关犯罪中止的疑难问题中,行为人在实施实行行为之后自动中止犯罪但最终仍然发生危害后果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是一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比较棘手,但又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问题。这种犯罪中止后又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在德国刑法学家罗克辛教授所著,王世洲老师翻译的《德国刑法学总论(第2卷)——犯罪行为的特别表现形式》中被称为“中止无能力”。国内外学者对中止无能力问题提出过一些观点,但是要么认为一概成立或不成立中止没有全面分析各种情况因而有失片面;要么只是零星的或者只言片语的有所论述而没有系统、深入的探讨,并且没有形成中止无能力时判断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完整理论。综观国外刑法学理论研究、我国大陆刑法理论界以及港澳台刑法理论对犯罪中止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可知这一课题涉及到的问题是极为复杂的,许多细节之处至今仍然混乱不清,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各行其是。本文通过对中止犯特权原理即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的探讨,确定犯罪中止后又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未必成立犯罪既遂而仍然应有成立犯罪中止的空间。论证中,以因果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为切入点,以客观归责理论为方法论指导,结合对于案例的实证分析,对既遂成立标准和中止有效性判断标准进行重构,分别以“风险实现标准”与“风险逆转标准”作为既遂成立标准及中止有效性判断标准。在提出犯罪既遂标准和中止有效性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归纳提出在犯罪中止后又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认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方法,即在“风险实现规则”和“风险逆转规则”阶层递进式判断的基础上结合例外情形“风险反逆转”,提出在犯罪中止后又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认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方法即“风险责任负担规则”,并且对于“未实行终了时自动放弃犯罪”、“被害人特殊体质介入”、“认识错误的情形”、“客观阻碍导致中止无效”等几种特殊的情形进行专门讨论。希望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为我国犯罪中止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并对司法实践中犯罪中止后又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认定有所启迪和助益。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何承斌;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比较研究——以贪污犯为线索评析我国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李颖红;保安处分与劳动教养制度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周世虹;;现代刑法对古代刑法自首制度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王洪坤;;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刑法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10 龚红卫;;嫖宿幼女罪应重新置于强奸罪条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苏明月;;不同平台上的不同“犯罪”——刑法中的、刑法学上的、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秀玲;;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游伟;谢锡美;;法治视野下的“严打”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靳高风;;刑事学的学科构建刍议——关于研究犯罪现象的学科的建设问题[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王牧;;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于跃江;;和谐社会的犯罪理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雪峰;苏联劳改营史研究(1918-1960年)[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家恺;组织犯的诠释基础与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婧;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崔吉强;论不作为帮助犯[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陈亭亭;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8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248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