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的风险与有责的轻率或疏忽:风险创制型犯罪刑法规范建构的挑战与困惑
本文关键词: 风险 轻率 疏忽 风险创制型犯罪 结果 出处:《中国刑事法杂志》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刑法规范体系没有区分行为规则问题与裁判原理问题,而只是通过建构主观构成要素界定规则的方式单方面强调裁判原理问题,最终导致刑法无法提供判断禁止风险的行为规则。以主观责任要素界定风险创制型犯罪无法准确描述法律禁止的风险,难以提供有效的行为规范指引,同时导致法律禁止风险规范界定主观化。从客观风险的角度界定行为规则有助于刑法引导社会公众行为认知的功能发挥。风险创制型犯罪刑法规范建构逻辑的问题在于结果 (包括法律禁止风险在内)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过于疏远。系统化地对行为规则与裁判原理进行分离,有助于刑事立法重视风险界定,并且能够有效避免以主观责任要素为核心建构风险创制型犯罪刑法规范。
[Abstract]: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ules of conduct and the principle of adjudic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system of criminal law, but the principle of adjudication is emphasized unilaterally by the way of constructing the rules of defining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of the criminal law. As a result, criminal law cannot provide the rules of conduct to judge and prohibit risk. The definition of risk creation crime by subjective responsibility elements can not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risks prohibited by law,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on behavior norms. At the same time, it leads to the subjectiviza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legal prohibition of risk norms. To define the behavior rules from the angle of objective risk is helpful for the criminal law to guide the social public's cognition of behavior. The ques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ogic of the Criminal Law norms of risk creation crimes.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ults (including legal prohibition of risk) and liability is too distant. A systematic separation of rules of conduct from the principles of adjudication, It is helpful for criminal legislatio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finition of risk and to effectively avoid the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norms of risk-creating crime with subjective responsibility as the core.
【作者单位】: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D9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晓宇;空白刑法规范的机理、功能及立法安排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年02期
2 莫晓宇;空白刑法规范的机理、功能及立法安排分析[J];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钊作俊;刑法规范的品质及其机能[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杨凯;;论刑法规范法定原则[J];文史博览;2006年10期
5 张训;;论刑法的生成——以刑法规范的正当性为中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5期
6 高军东;;浅析不明确刑法规范的合宪性推定[J];法学杂志;2011年12期
7 林建云;;刑法规范模糊性的释明——以刑法的实质解释为原则[J];企业导报;2013年08期
8 康均心;也淡我国刑法规范中规定的犯罪人的特定身份——与邓万飞同志商榷[J];法学探索.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9 杨书文;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及其整合机制[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10 刘志远;析刑法规范的种类[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靖;孟岩;;我国环境保护刑法规范评析[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游伟;重申刑法规范的明确性[N];检察日报;2010年
2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游伟;刑法规范解释不只是技术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人民检察院 张延平;公诉案件准确定性的思维方法[N];检察日报;2009年
4 上海中远蓝天律师事务所 岳文辉 高颖睿;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分析[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怯帅卫;定罪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林建云;刑法规范的模糊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李衡;刑法规范结构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3 夏建勇;刑法规范的本体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利青;集会权的刑法规范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5 古家鹏;洗钱罪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周子实;法律规范视野下的法规竞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7 曾严;论犯罪成立要素的标准[D];苏州大学;2011年
8 谢司;附属环境刑法规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杨蜀琳;国内外“洗钱罪”立法之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8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52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