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的罪量要素认识错误
本文选题:共同犯罪 切入点:罪量构成要素 出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数额犯共同犯罪中,犯罪总额说只能解决共犯的客观归责问题,而主观归责则必须结合各共犯人的主观认识和其他责任要素个别化判断。数额等罪量构成要素是客观违法的表征,应当成为故意的认识内容。数额共犯中,若部分共犯人对数额没有认识或认识错误,只能在主客观一致的范围内承担责任;部分共犯人隐瞒犯罪数额,最多可能作为判断被隐瞒者是否对全案数额有故意认识的间接证据;依法定符合说,正犯的客体错误或打击错误不影响共犯人既遂之责;正犯实行过限或实行减少,共犯人则应当在构成要件重合的范围内承担既遂之责;正犯另起犯意的,自当单独负责,不得归责于其他共犯人。
[Abstract]:In the joint crime committed by the amount of money,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crime can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objective imputation of the accomplice. The subjective imputation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each accomplice and the individual judgment of other el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If a part of the accomplice has no knowledge or mistake about the amount, it can only be held responsible within the scop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greement; some accomplices conceal the amount of the crime, At most, it may be used as indirect evidenc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erson being concealed has a delibe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case; according to the statutory conformity, the object error or strike error of the principal offender does not affect the accomplice of the accomplice of the accomplice; the principal offender is subject to excessive restriction or reduction, The accomplice sha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accomplishment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overlap of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if the principal offender commits another offence, he shall b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it and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to the other accompli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FX033)“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何洋;;论打击错误之处理原则——具体符合说之提倡[J];河北法学;2012年01期
2 张明楷;;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区分[J];清华法学;2011年01期
3 华俭学;楼炯燕;;对所窃物品性质存在重大认识错误的处罚[J];人民司法;2011年04期
4 桥爪隆;王昭武;;共谋的射程与共犯的错误[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2期
5 张明楷;;论具体的方法错误[J];中外法学;2008年02期
6 于逸生,董玉庭;论盗窃共犯刑事责任认定[J];学术交流;2002年06期
7 王强;胡娜;;罪量要素的价值属性在共犯中的运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12期
8 王昭武;;论共谋的射程[J];中外法学;2013年01期
9 梁云宝;;反面的构成事实错误之辨伪[J];中国法学;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王志祥;;情节犯基本问题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志祥;;派生犯罪构成的性质之辨正[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4 王志祥;;论结果加重犯的构造[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魏东;;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三个问题——以李庄案为例[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于冲;;生产销售假药定罪量刑中的司法尴尬及完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孟传香;;强奸后迫使卖淫未成是强迫卖淫罪既遂还是未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王志祥;;从既遂标准的层次性理论看加重犯的既遂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彭辅顺;;论刑事责任量的法律根据[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莉;;同性性侵犯行为犯罪化问题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宁;;论抢劫罪中“入户抢劫”的认定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姚树举;;论刑法第三条的立法技术:逻辑结构与立法语言[A];2013年“获取新知”专题研讨会——弘扬获取新知的思想 开发振兴贵州的智慧论文集[C];2013年
3 徐翠翠;关振海;;环境犯罪主观罪过探究[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苏宏峰;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赵威;数额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任继鸿;贷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赵金成;洗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单晓华;金融诈骗罪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子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康纪强;论盗窃罪的未遂形态[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玉tJ;私分国有资产罪疑难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胜;抢劫罪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罗剑兵;论受贿罪之主体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冯锐;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数额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韩帅;数额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10 帅美旭;行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英;论一般共同盗窃犯的刑事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2 托马斯·魏根特;樊文;;刑法未遂理论在德国的发展[J];法学家;2006年04期
3 张志强;共同盗窃案数额计算之我见[J];法学评论;1990年01期
4 张明楷;;绑架罪中“杀害被绑架人”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5 刘柏纯;;论法律认识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J];河北法学;2006年08期
6 王昭武;;教唆犯从属性说之坚持与展开[J];刑法论丛;2008年03期
7 张明楷;结果与量刑——结果责任、双重评价、间接处罚之禁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董玉庭;;论数额犯中的虚拟共同犯罪问题——以盗窃罪为分析背景[J];人民检察;2007年20期
9 张明楷;;论具体的方法错误[J];中外法学;2008年02期
10 陈兴良;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罪量要素——立足于中国刑法的探讨[J];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建英;贺冰洁;;浅析刑法中的事实错误[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焦太平;事实错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齐美;刑法中事实错误之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3 王晓辉;论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D];郑州大学;2011年
4 徐海红;刑法中事实错误之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6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58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