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酒吧地理分布与寻衅滋事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07:10

  本文选题:寻衅滋事 + 犯罪地图 ; 参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犯罪现象在地理时空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聚集特性,犯罪的发生与空间环境、地理因素之间紧密相关。对2013年杭州市西湖区107起寻衅滋事案件犯罪地图的研究发现,寻衅滋事行为在时空分布上呈现明显的聚集特性,距离酒吧越近,寻衅滋事行为发生的概率越高,且发案数与发案地点距离酒吧远近呈负相关。实证研究表明,绘制寻衅滋事的犯罪地图,有助于确定酒吧地理分布与寻衅滋事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制定该类犯罪控制政策的科学化水平。在制定警务政策和分配警务资源时,警方应以寻衅滋事行为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依据,在对犯罪热点进行监控、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变寻衅滋事发生的空间环境,达到预防和阻止犯罪发生的目的。另一方面,警方应重点提高酒吧周边地区尤其是酒吧聚集区治安综合防控水平,加快智能化警局建设,提高治理寻衅滋事犯罪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crime is not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geographical space and time, but show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time aggregation. The occurrence of crim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tial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The study on the map of 107 cases of provocation and disturbance in Xihu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in 2013 found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rovocative and troublesome behaviors showed obvious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loser to the bar, the higher the probability of provoking and causing trouble.And the number of case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cation of the crime and the bar.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drawing a map of the crime of provoking trouble can help to determin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bars and the behavior of provoking trouble and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making such a crime control policy.In formulating police policies and allocating police resources, the police should, on the ba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occurrence of provocative and troublesome acts,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crime hotspots, and change the space environment where the provocative and troublesome activities occur in a targeted way.To prevent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rime.On the other hand, the police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ublic order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bars, especially in the concentrated areas of bars,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police st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effectiveness of dealing with provocative and troublesome crimes.
【作者单位】: 浙江警察学院;绍兴市公安局;
【分类号】:D9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娟;汤国安;张宏;蒋平;吴伟;;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研究方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2 王发曾;论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3 冯健;黄琳珊;董颖;宋蕾蕾;;城市犯罪时空特征与机制——以北京城八区财产类犯罪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12期

4 金诚;李树礼;郑滋;;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与犯罪问题研究——以流动人口聚集区与犯罪热点的相关性为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刘涛;;都是酒精惹的祸——“酒后滋事”类案件分析[J];法律与生活;2009年24期

6 大卫·威斯勃德;沈如意;金诚;;基于地点的警务(上)[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发曾;;城市犯罪中特殊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媛媛;戴慎志;;犯罪空间分布与环境特征——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3期

2 黄琪;郭天武;;论群防群治在珠三角犯罪治理中的作用[J];当代港澳;2005年02期

3 陆娟;汤国安;张宏;蒋平;吴伟;;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研究方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4 王发曾;;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犯罪防控效应[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5 王发曾;;城市犯罪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6 李小建;高更和;;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地理学发展与未来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4期

7 刘忠;论城市小区犯罪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1期

8 刘广三;;犯罪控制宏论[J];法学评论;2008年05期

9 张晓东;;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J];法学与实践;2009年02期

10 沈国娣;徐菲繁;;城市犯罪防控与环境设计[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娟;;环境意象与犯罪行为预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黄慧霞;;广州市抢劫、抢夺犯罪空间特征研究——一种环境犯罪学视角下的探索[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黄慧霞;;广州市抢劫、抢夺犯罪空间特征研究——一种环境犯罪学视角下的探索[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4 王发曾;;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犯罪防控效应[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邓慰旺;;基于城市规划的城市犯罪预防[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6 董玮玮;吕乔森;;非常规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策略——以新疆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7 郑海;杨涵;;犯罪热点研究进展综述[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马瑞;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惠华;法治视野下的侦查效益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王占宏;基于扫描统计方法的上海犯罪时空热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雷;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犯罪预防[D];复旦大学;2010年

2 彭林华;城市社区治安管理探析[D];湘潭大学;2011年

3 杨晓伟;城市化与刑事发案率关系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4 张振兴;城中村村民法律意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小马;论农村聚落形态与空间防卫[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宁平平;下岗失业人员犯罪现象探究[D];湘潭大学;2003年

7 鲁海文;中国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8 储桂节;上海市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演变及其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刘\,

本文编号:1734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734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